最近,广东一个11岁的小男孩身患重病,只因为吃了一盘炒鱿鱼,原本活泼可爱的他现在却出现了肾衰竭,躺在了重症监护室里,尚未度过危险期。是什么造成孩子遭受如此痛苦?身为家长,又该从这一事件中学到什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11岁男童吃变质鱿鱼后确诊溶血尿毒综合症
小豪父母在东莞打工,国庆节后小豪父母去上班,姐姐把放在冰箱里,一周前买的鱿鱼拿出来炒饭吃,弟弟比较喜欢吃鱿鱼,所以吃了大部分。吃完几个小时后突然腹痛不止,大便中还出现了鲜血的颜色。紧急送医后开始诊断是肠炎,但经治疗发现越来越严重,医院,医生诊断为尿毒症,住进重症监护室。
小豪爸爸回忆:“孩子一直发冷汗,也尿不出来,心肌抽搐。经过检查,被确诊为溶血尿毒综合征。”医生表示,这种溶血尿毒综合症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肾衰的原因之一。急性期死亡率达到5%左右。据了解这个病是肠道感染所致,很可能跟食用过期变质的鱿鱼有关。
经过治疗,目前男孩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未脱离生命危险。医生表示,目前孩子水肿还比较明显。肾功能没有恢复之前都需要靠血液透析和过滤帮他把多余的水拉出来,帮他将肾脏功能替代掉,但在这段时间内依然有感染的风险。经过治疗孩子有50%的可能完全恢复正常,还有50%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终身接受透析。医生提醒,过期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要食用。
溶血尿毒综合症是什么病?
溶血尿毒综合症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多发于婴幼儿,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溶血尿毒综合症目前没有特殊疗法,死亡率曾高达77%。但是,近年来由于综合疗法的应用,病死率已下降至4.5%。
溶血尿毒综合症病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感染一些导致此疾病的病毒,例如空肠弯曲菌、耶辛那菌、假结核菌属、假单胸菌属、类杆菌及一些病毒感染如粘液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及立克次体的感染。
2、继发于某些免疫缺陷病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
3、家族遗传性: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若染色体带有则会发生于同一家族或同胞兄弟中。
4、药物:如环胞素、丝裂霉素及避孕药。
该病前期症状多为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及腹泻,可为血性腹泻。经过数日或数周间歇期,随即急性起病,数小时内即有严重表现包括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出血倾向等。最常见的主诉是黑便、呕血、无尿、少尿或血尿。
该病具有反复发作性。主要见于有遗传倾向、移植后患儿,也可见散发病例,而且复发者预后差。
这些肉类再便宜家长也别买!
孩子身体比我们成人要脆弱得多,吃的食物要特别小心,尤其肉类的食物更加需要注意,有的食物很容易会被污染。健康专家特别提醒家长,这几种肉类再便宜也别买,没营养浪费钱不说,甚至有可能危害娃的健康!
过期的肉类给孩子买肉最好是新鲜的,闻起来没有味道的,从来没有买过的肉类比如海鲜类,自己不太会买,不知道新鲜不新鲜的,最好不要给孩子买。过期的肉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这些细菌如果在烹调过程中没有被杀死又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小豪甚至因此得了尿毒症。
生的肉类有一些地方有吃鱼生或者是生肉的习惯,但是这样肉类不建议给孩子吃了。一来可能会有一些寄生虫的污染,二来这些肉类也可能会有细菌,比如沙门氏菌。在台湾吃火锅喜欢用生鸡蛋液来做调料,大人吃了一般没多大问题。之前一个双胞胎家长吃的时候不小心让孩子也吃了,结医院,医生说是被细菌感染了。
烧烤的肉类比如在外面买的,你不知道别人用的肉是不是新鲜的,甚至不知道买的羊肉串是羊肉还是其他的肉,之前有报道说路边的羊肉串并不是羊肉而是用一些便宜的肉加上一些羊肉的香精来制作的。而自己家里烧烤也不建议让小孩子多吃,烧烤的肉类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物质。
油炸的肉类肉类本来脂肪就比较高,如果再油炸的话那么很可能脂肪更高,对于孩子来说,消化的压力太大了,而且油炸的温度高,会破坏肉类中的营养,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午餐肉等加工后的肉类给孩子买肉最好是新鲜的,闻起来没有味道的,从来没有买过的肉类比如海鲜类,自己不太会买,不知道新鲜不新鲜的,最好不要给孩子买。过期的肉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这些细菌如果在烹调过程中没有被杀死又会进入我们的身体,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小豪甚至因此得了尿毒症。这些肉类中肉不多,而保鲜剂、防腐剂等不少。对消化能力还比较弱的孩子来说没营养还增加胃肠的负担。
三岁前孩子这几类食物尽量不要吃!
会引起孩子过敏的食物在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提到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果用做配料要提示消费者。一类是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比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一类是虾,蟹等海鲜还有鱼类及制品;一类是蛋类及制品,花生、大豆及制品,乳及乳制品还有坚果和果仁类制品。
严重的食物过敏可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所以可能造成孩子过敏的食物尽可能不给孩子吃,特别是三岁前的孩子更加要注意。而三岁后可以少量给孩子试着吃一点点,进行脱敏训练。
颗粒状的食物在医院的医生时不时会接到一些小孩子,因为吃了一些花生、玉米等颗粒类的食物误吸入气管,不得不手术取出。前些天西安一个一岁半的男孩就被奶奶抱进了急诊室,原来孩子在吃枣的时候不小心让一小块枣呛进了呼吸系统,最后不得不用手术取出。
除了不要给孩子吃一些颗粒状的食物之外,还要注意果冻类的食物也别给孩子吃,不小心被呛到呼吸道,引起窒息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腌制类的食物比如说咸菜、酸菜、话梅等之类的食物,因为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起到防腐的作用,会加入了大量的盐分,这些食物对给孩子吃会加重孩子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呼吸道水分减少,从而对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导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而且腌制类的食物如果没有做好,可能会有亚硝盐酸超标的风险,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太甜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三岁前孩子的食物中不加入精制糖,但我们现在看到市面上卖的孩子的食物,比如小饼干、牛奶片甚至是米糊、奶粉中都有一些厂家会加入白砂糖。家长在选择这些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看,最好选择配料表中没有白砂糖的,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END以上内容均为原创,出自《中文强国》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