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此温馨提示家长和孩子都要了解春季疾病预防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感染传染病的发生。
为什么春季传染病高发?
1.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得机体调整失去了平衡,容易患病。
2.病原微生物生长活跃。春季万物复苏,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进入活跃繁殖期,为疾病传播奠定基础。
3.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不适等。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7至10天消退。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春季易发。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4、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
一般出现在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发热即出疹。在发病后的1-2天出疹,先由面部迅速发展到全身。
5、麻疹
为常发呼吸道疾病,以发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症状,在麻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
6、猩红热
猩红热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
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少年多发。
7、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7-10天可自愈。患者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
8、感染性腹泻
最常见就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强,极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造成流行,也可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引起疫情。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首发症状是频繁的呕吐,随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多以水样便为主,多呈蛋花汤样,无酸臭味。可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腹泻要持续5-7天。
春季传染病常用的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
春天气候多变化,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乘车、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玩具、用具定期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打扫房间卫生时避免尘土飞扬。
3、合理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合理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避免交叉感染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人流密集处。
5、经常锻炼,增加体质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
★
目前国内疫情持续平稳向好
但是也要再次提示
疫情防控仍需做好自身防护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科学正确佩戴口罩。
三、保持良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要注意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居室和办公场所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窗通风,做好居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四、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实行分餐制,拒绝食用野味。
五、自觉坚持安全出行。需要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购票。遵守戴口罩、测体温等防疫规定。
六、遵守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防疫措施。
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