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最怕出血了。血小板减少患者多有自发性出血倾向,一旦血小板数值低到一定程度,轻者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牙龈口鼻腔出血,重者会出现内出血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日常生活重要尽量避免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禁忌。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血小板减少患者饮食禁忌。
1辛辣油腻食物
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致。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可助热生火;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可加重紫癜。
2虾、螃蟹
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脾脏对血小板破坏以及毛细血管的缺陷等因索有关。吃虾与蟹易造成免疫损害,致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肤、粘膜出血,而加重紫癜。
3粗、长纤维食品血小板减少者最易出血。食用粗、长纤维食品,要在消化过程中与消化道粘膜大量摩擦,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故必须忌之。这类食物有芹菜、菠菜、韭菜,竹笋、冬笋和未煮烂的牛肉、羊肉、猪肉等。
4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能助阳动血,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加重,故不宜食之。这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公鸡肉、韭菜、荔枝等。
除了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这些事项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以下几点!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
如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如齿龈及舌体出现血泡,小血泡一般无须处理,大的影响进食的血泡,可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注意避免受凉、感冒,以免诱发发作。
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血小板经常采用激素类药物或者是血小板输注来缓解病情,但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甚至激素类药物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而血小板输注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治疗效果逐渐降低。因此,针对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要针对自己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李宏良
李宏良,男,肿瘤血液科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血液专科学术骨干。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委员、佛山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从医20余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各类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利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及技术解决老年白血病、难治复发白血病等复杂恶性疾病,使半数以上患者获得缓解及长生存。主持及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开诊时间:周2、4下午
地点:门诊1号楼2楼肿瘤血液科第4诊室
开诊地点:周3下午
地点:门诊1号楼2楼西侧老年医学科门诊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