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内科护理第八章理化因素

一、A11、D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血液检查可有轻至中度贫血,血红蛋白降低,排除E;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排除A、C;7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余为阴性,排除B;而活动期患者血小板是增高的,故选D。

2、E

应用现代免疫学技术,测定患者的自身抗体,对风湿性疾病患者具有高度特异性,而成为诊断的标志性抗体,故应选E。

3、C

本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女、男比例为7:1~9:1,儿童和老年该比例下降。

4、C

本题考查SLE发病的相关因素。与SLE的发病相关的因素有雌激素、紫外线的照射和药物(普鲁卡因胺、肼苯达嗪、氯丙嗪)等。

5、C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有: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互相综合作用引起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本题患者是青年女性,选项中只有雌激素最符合。

二、A21、C

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双手、足有皮损,四肢关节对称性、游走性疼痛,考虑SLE可能。而抗核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是目前最佳的筛选试验。

一、A11、E

为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失用,在症状基本控制以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排除C;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活动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主,排除A、B;晨僵患者应多活动关节,注意保暖,有利于恢复,排除D;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活络关节,故选E。

2、D

非甾体抗感染药短期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可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反酸,甚至胃黏膜出血,但停药后均可恢复,故排除选项A、B、C;选项E不是非甾体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可排除;长期应用可导致肾间质损害,且很难恢复,故选D。

3、C

对面部有红斑的SLE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碱性肥皂、化妆品等,选项B、D、E均属诱发因素,故应排除;皮肤瘙痒、疼痛时切勿挠抓,以免引起破溃,可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外用,以达到减轻症状的作用,故A也不对,应选C。

4、E

本题考查SLE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肾或心脏严重损害,且病情缓解达半年以上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一般可以安全妊娠并产下健康婴儿。但是对于非缓解期的患者容易出现流产、早产或死产等情况。妊娠可诱发狼疮活动,特别是妊娠早期和产后的6周内。

5、E

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中有大量自身抗体存在,病程为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青年女性多见。有内脏损害者预后差,目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SLE的预后较前有较大改善,但是本病不能自愈。

6、B

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措施。发热及关节明显肿痛的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同时避免受压及寒冷刺激。可使用各种矫形支架和夹板使关节保持功能位,避免垂足、垂腕等关节畸形;对症状控制后恢复期病人,应鼓励及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肢体活动可从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渐进,活动度以病人能承受为限。对已发生关节畸形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尽可能发挥健康肢体的功能。

7、C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健存关节的功能,活动期卧床休息及缓解期的适度活动均可有效地维持关节的功能;红外线照射及理疗有利于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对于保持关节的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压疮多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应长期卧床,因此C为错误的措施。

8、C

本题主要考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长期使用皮质类激素会造成水盐代谢紊乱,出现水钠潴留、低血钾等,因此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营养,一般情况给予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多餐,忌食芹菜、无花果、蘑菇、烟熏、辛辣等刺激的食物。激素会诱发或加重溃疡,因此宜饭后用药,如果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则更好。激素类药物的用药应注意缓慢减量、长期维持,切不可突然停药或擅自更改剂量,以免造成病情的反复。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并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因此会诱发或加重感染;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激素还会造成血糖升高和血压的波动,骨质脱钙等,因此应注意补钙,预防感染,观察血糖、血压和精神改变。

9、E

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措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就是减轻关节肿痛,控制关节炎的进展,维持受累关节的功能,促进已经破坏的关节的修复。因此在护理方面也要以保护和维持关节的功能为首要目的。除在急性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外,在恢复期还应该坚持功能锻炼和物理疗法。所以选项A长期卧床是错误的护理措施。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对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缓解关节的畸形没有直接作用,所以B项错误。关节固定会加重关节的僵硬程度,无助于缓解关节畸形,故选项C以小夹板固定是错误的。服用抗生素与题目无关。

二、A21、C

抗疟药口服后主要积聚于皮肤,具有抗光敏和控制SLE皮疹的作用,主治红斑狼疮的皮肤损害。

2、E

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早期表现为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尤以低热常见,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病情常缓重交替。感染、日晒、药物、精神创伤、手术等均可诱发或者加重。多发于年轻女性。患者系年轻女性,日晒后出现蝶形红斑,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3、A

根据题干提示患者处于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

三、A3/A41、1、C

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是激素,抗炎作用强,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应用有不良反应,故不能作为首选,排除A、D;青霉胺、甲氨蝶呤是免疫抑制剂,具有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但多与非甾体抗感染药同时应用,故排除B、E;非甾体抗感染药是类风湿关节炎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对症治疗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故应选C。

2、C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关节明显肿痛期,应限制受累关节活动,可使用矫形支架和夹板使关节保持功能位,故排除A;在关节疼痛缓解期,应及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故排除B;对晨僵的患者,起床时应用热水浸泡关节,减轻症状,排除D;本病的治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肾损害、骨髓抑制等,故只复查血常规是不够的,排除E;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应饭后服药,多饮水,故应选C。

2、1、B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年的狼疮分类标准:①颧部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过敏;④口腔溃疡;⑤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⑥浆膜炎;⑦肾病变;⑧神经系统病变;⑨血液系统异常,贫血或血白细胞或淋巴细胞或血小板减少;⑩免疫学异常;⑨抗核抗体阳性。上述11项中≥4项阳性即可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本题中患者是育龄女性,为SLE高发人群,有关节炎、面颊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血液检查可见狼疮细胞,符合SLE的诊断。

2、E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脱发护理措施。狼疮性脱发主要是由于皮肤下的小血管炎所致,一般在病情控制后,毛发可以再生。染发、烫发等会直接损害毛发,加重患者的脱发,所以E选项为错误的护理措施。针灸、温水洗头和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且温水对皮肤和毛发也没有刺激性,每周洗发两次的频率也较为适宜,所以选项A、B、C、D为正确的护理措施。

3、C

本题考查SLE的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肾或心脏的严重损害,而且病情处于缓解期达到半年以上者,一般能够安全妊娠,并产出正常的婴儿。非缓解期SLE患者容易出现流产、早产或死胎,故应该避孕。

4、A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措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皮肤出现皮疹、红斑者应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擦洗或30℃左右的清水湿敷。紫外线会诱发狼疮的发作,因此外出应注意遮阳。搔抓不利于皮损的恢复,应避免。化妆品同样会加重皮肤的损害,因避免使用。

四、B1、1、D

2、A

3、E

风湿性疾病常见的皮肤损害有皮疹、红斑、水肿、溃疡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皮损为面部蝶形红斑,口腔、鼻黏膜受损可表现为溃疡或糜烂,皮肌炎患者的皮损为对称性眼睑、眶周紫红色斑疹及实质性水肿。

2、1、D

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受累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双侧、对称性的多个小关节,常见的受累关节有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晚期因骨质破坏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手指关节半脱位,如尺侧偏屈、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故本题的答案为D关节畸形。

2、B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表现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有骨骼和肌肉的表现,关节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在指、腕、膝关节,伴有红肿的很少见,几乎没有关节畸形,关节X线检查多无关节骨质的破坏。

一、A11、A

活动性SLE常有慢性贫血,与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等有关,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B

SLE的临床肾损害各家报道不一,多在50%~70%之间,但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的SLE均有病理学改变。

3、C

SLE患者的皮肤损害多种多样,蝶形红斑为其特征性皮疹,由于紫外线照射时可诱发皮肤损害或使原有损害加重,因此暴露部位皮损最常见。

4、B

糖皮质激素目前是治疗SLE的主要药物,具有强有力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能缓解急性期症状,逆转病情。

5、C

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标志。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突出的临床表现,往往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活动后可减轻,晨僵时间长短是反映关节滑膜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表现为病变的关节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至少1个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的感觉。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以出现晨僵,但是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明显和持久。

6、D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双侧、对称性的多个小关节,常见的受累关节有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晚期因骨质破坏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手指关节半脱位,出现关节畸形。

7、B

与SLE发病相关的因素有雌激素、紫外线的照射和药物等,紫外线的照射会使皮肤上皮细胞凋亡,新抗原暴露成为自身抗原,加重病情。SLE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关节炎;肾受累会出现狼疮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大多数SLE病人发生狼疮性肺炎、其特征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性病灶;妊娠会加重狼疮的病情,特别是妊娠早期和产后的6周内。

二、A21、A

患者有指间关节疼痛,但X线显示无骨质硬化及囊性变,且类风湿因子阳性,不符合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可排除选项B;患者无腰痛,无腰椎活动受限,无骶髂关节炎,不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故排除选项C;患者有关节肿痛,但无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无特异性抗体阳性,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故排除选项D;患者无腹泻等炎性表现,且类风湿因子阳性,不符合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故排除选项E。患者为中年女性,有小关节肿痛,有晨僵,有皮下结节,双手X线摄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RF阳性,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故应选A。

三、A3/A41、1、B

患者有特征性面部皮疹,有造血系统损害,有肾脏损害,有抗核抗体阳性,狼疮细胞阳性,符合SLE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D

SLE患者应避免食用可增加光敏感的食物,如芹菜、蘑菇等,故排除A;患者皮疹应避免抓挠,以防止感染,只能涂类固醇类霜剂缓解症状,故排除B;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药物大都有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引起黏膜破溃出血,故应饭后服用,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故排除C;因红斑狼疮患者,大多使用激素类药物,故不能突然停药,以防止“反跳”现象,故应排除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故应选D。

2、1、C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要点。病例中患者为育龄女性,为SLE的好发人群。病史提供SLE的证据有:①左膝、右腕关节肿痛;②口腔溃疡;③蛋白尿提示肾受累;④血白细胞下降;⑤抗Sm抗体阳性,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明确。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的大关节炎,轻中度发热,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史,与病例中提供的病史不符。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以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为主,且有晨僵等表现。

2、D

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措施。卧床休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阳光和紫外线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芹菜、香菜可诱发狼疮及皮疹、光过敏,因此应避免食用。SLE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时,应该注意保护以免感染。妊娠确实会诱发SLE的活动,但是雌激素与SLE的发病相关,而避孕药中一般都含有雌激素,服用后会诱发或加重SLE,故D为错误的护理措施。

基础知识-第八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①CO中毒时,血中明显增多的血红蛋白是

A、碳氧血红蛋白

B、高铁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

D、硫化血红蛋白

E、还原血红蛋白

2、①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毒蕈碱样症状的发生主要由于

A、胆碱能神经递质老化

B、M型受体敏感性降低

C、乙酰胆碱过度兴奋运动神经

D、乙酰胆碱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末梢

E、乙酰胆碱过度兴奋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①抢救对硫磷等硫代类有机磷中毒者,洗胃液忌用

A、清水

B、高锰酸钾溶液

C、温水

D、碳酸氢钠溶液

E、生理盐水

4、①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为

A、肝

B、肠道

C、呼吸道

D、胆管

E、肾

5、①易挥发毒物排出的形式是

A、原形经胆管排出

B、原形经呼吸道排出

C、原形经皮肤排出

D、原形经肾排出

E、原形经肠道排出

6、①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中毒的常见原因

A、谋害

B、自杀

C、成瘾

D、生产农药时不注意防护

E、误服毒物

二、A2

1、①患者女性,58岁。独居,生有煤炉。邻居发现其神志不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大汗。对诊断有价值的检查是

A、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B、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C、心肌酶学测定

D、CO2结合力测定

E、碱性磷酸酶测定

2、①对口服敌百虫中毒的患者,处理不正确的是

A、用清水洗胃

B、用生理盐水洗胃

C、服用阿托品

D、每次注入洗液量~ml

E、用碳酸氢钠洗胃

三、B

1、①A.砷、汞中毒B.CO中毒C.有机磷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

1、阿托品治疗

A、

B、

C、

D、

E、

2、高压氧舱治疗

A、

B、

C、

D、

E、

实践能力

一、A1

1、④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的是

A、敌百虫

B、敌敌畏

C、乐果

D、氧乐果

E、乙硫磷

2、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消除的症状是

A、呼吸困难

B、肌肉抽搐

C、血压升高

D、心率加快

E、呼吸肌麻痹

3、④关于敌百虫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不妥的是

A、对受污染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擦洗

B、口服中毒者用清水反复洗胃

C、喷洒农药时中毒的患者应马上脱去污染衣物

D、眼部污染者用2%碳酸氢钠溶液连续冲洗

E、早期足量反复给予阿托品解毒

4、④高温环境下预防中暑,下列哪项不正确

A、保持室内通风

B、避免强烈日光长时间直射人体

C、减少室外剧烈运动

D、穿紧身绝缘服装

E、多饮含盐饮料

二、A2

1、④患者女性,28岁。被人发现昏倒在地,可闻及有煤气味,发现者考虑患者呼吸微弱,于是就地做人工呼吸,医生到场后指出抢救者所犯的原则性错误是

A、未及时撤离现场

B、未及时供氧

C、未及时用兴奋剂

D、未及时输液

E、未及时注射激素

三、A3/A4

1、④患者男性,55岁。因天气寒冷,于睡前烧炭火取暖,清晨邻居发现其昏睡不醒,医院,查体:血压90/50mmHg,体温39℃,呼吸28次/分,心率次/分,面色苍白,口唇呈樱桃红色。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有机磷中毒

B、误服强酸溶液

C、误服不洁食物

D、—氧化碳中毒

E、酒精中毒

2、应给予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B、给予物理降温

C、密切观察神志变化

D、及时采用测定碳氧血红蛋白

E、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甘露醇

3、患者经抢救清醒5天后,突然出现癫痫发作,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酸中毒

B、药物过量

C、迟发性脑病

D、脑血栓形成

E、脑出血

四、B

1、④A.吸氧、高压氧舱疗法B.快速静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C.使用能量合剂和甲氯芬酯(氯酯醒),胞磷胆碱等D.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等E.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1、抢救急性CO中毒时促进脑细胞代谢的措施是

A、

B、

C、

D、

E、

2、抢救急性CO中毒时防治脑水肿的措施是

A、

B、

C、

D、

E、

专业知识

一、A1

1、③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应为

A、<75%

B、<50%

C、<45%

D、%

E、<30%

2、③消化道中毒后洗胃,洗液总量至少应为

A、ml

B、ml

C、1L

D、1.5L

E、2~5L

3、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脑水肿

B、意识轻度障碍

C、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

D、狂躁不安,谵妄

E、面部感觉丧失

4、③误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在接触毒物后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分钟~2小时

D、2~6小时

E、6~12小时

5、③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现频繁抽搐者首选药物是

A、脱水剂

B、利尿剂

C、冬眠药

D、地西泮

E、三磷腺苷

6、③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引起昏迷时,最佳的解毒治疗方案是

A、阿托品

B、碘解磷定或氯磷定

C、碘解磷定+阿托品

D、纳洛酮

E、尼可刹米

7、③在应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一旦发生何种症状提示发生阿托品中毒,应立即停用阿托品

A、肺部湿啰音消失

B、颜面潮红

C、口干

D、心率加快

E、尿潴留

8、③中毒后洗胃的时间应是在

A、中毒后2小时内

B、中毒后6小时内

C、中毒后8小时内

D、中毒后10小时内

E、中毒后12小时内

9、③中暑痉挛时最常见的肌肉痉挛部位是

A、肱三头肌

B、肱二头肌

C、股四头肌

D、腹直肌

E、腓肠肌

10、③护士为有机磷中毒患者注射碘解磷定时患者出现了暂时性呼吸抑制,其原因是

A、剂量过大

B、注射速度过快

C、药物浓度过高

D、药物的副作用

E、药物中毒

11、③有机磷农药中度中毒患者瞳孔变化是

A、可略缩小

B、明显缩小

C、大小不等

D、扩大

E、无变化

12、③一氧化碳中毒时,最佳治疗方法是

A、脱水剂

B、高热营养

C、大量维生素

D、抗生素

E、高压氧治疗

13、③患者,21岁,因失恋而服毒自杀,家属在卧室发现患者时,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流涎、口鼻大量分泌物伴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急诊入院治疗,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有浓烈蒜味,瞳孔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煤气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镇静类药物过量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一氧化碳中毒

14、③患者,男性,在冬季使用自己安装的煤炉生火取暖时,出现头痛、头晕、无力、胸闷、心悸、恶心等症状。现场抢救时的首要措施是

A、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B、给予镇痛药

C、立即将病人搬到室外空气新鲜处

D、高压氧吸入

E、给予物理降温

15、③使用阿托品、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神志转清醒,呼吸困难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约半小时左右,患者突然再次出现意识模糊、躁动、抽搐,体温高达39.5℃,伴尿潴留。护士应想到可能发生下列哪种病情变化

A、脑出血

B、脑水肿

C、碘解磷定中毒

D、阿托品中毒

E、阿托品量不足

二、A2

1、③患者男性,20岁。医院急诊,家属诉服了农药,但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昏迷,瞳孔光反应差,病理反射(-),心肺听诊(-),接诊医师为尽快排除消化道毒物,立即进行了洗胃,每次灌入ml,连续9次,认为该处理不当的理由是

A、毒物种类不明不该洗胃

B、每次注入量太多,促使毒物进入肠内吸收

C、每次注入量太少,排毒不够

D、总量太多达5.4L

E、总量太少,洗胃不彻底

2、③患者,男性,55岁,因喷洒农药时操作不当造成有机磷农药中毒,给予抗胆碱药后出现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加快。此时的症状称为

A、阿托品中毒

B、阿托品化

C、中间型综合征

D、烟碱样症状

E、毒蕈碱样症状

三、A3/A4

1、③患者女性,24岁。误服有机磷农药(对硫磷)一口,医院就诊,当时测定胆碱酯酶活力为54%。

1、患者急诊洗胃,洗胃液忌用

A、生理盐水

B、肥皂水

C、冰水

D、高锰酸钾

E、2%碳酸氢钠

2、对该患者应用氯解磷定静脉滴注治疗,其目的是

A、恢复胆碱酯酶活力

B、减少毒物吸收

C、对抗烟碱样症状

D、对抗毒蕈碱样症状

E、减少毒物吸收

2、③林某,35岁,平时体健,体检时未发现任何心脑血管疾病,一天其丈夫下班回家后发现林某昏倒在浴室,面色呈樱桃红色,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

1、根据以上介绍,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

A、铅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安眠药中毒

E、食物中毒

2、抢救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催吐

B、立即开放气道

C、立即行心肺复苏

D、立即彻底冲洗体表

E、立即移至通风、空气清新处

3、下列有关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操作者的姿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救护者跪于病人左侧

B、两手掌根重叠,平行放于两乳头间的胸骨上

C、上半身前倾,两肩位于双手正上方

D、借助手臂的力量垂直用力下压

E、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4、救护人员应在抢救后几分钟再次评估呼吸、心跳

A、每隔1分钟检查

B、每隔2分钟检查

C、每隔5分钟检查

D、第一次1分钟后检查,以后每3~4分钟检查一次

E、第一次2分钟后检查,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

3、③患者,男性,63岁,在田间喷洒农药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随后全身肌肉痉挛,伴头晕、头痛,继而出现昏迷,现场人员将患者医院。查体:血压90/60mmHg,呼吸24次/分,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如针尖大,两肺满布湿啰音。

1、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头颅X线检查

B、头颅CT或MRI检查

C、直立倾斜试验

D、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E、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2、护士对该病人的处理不妥的是

A、立即脱去病人的外衣

B、反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

C、立即用清水反复洗胃

D、持续鼻导管给氧

E、根据医嘱给予阿托品和氯磷定

四、B

1、③A.缩小B.不变C.较前扩大D.极度放大E.缩小,濒死时放大

1、阿托品化的瞳孔表现为

A、

B、

C、

D、

E、

2、阿托品中毒的瞳孔表现为

A、

B、

C、

D、

E、

2、③A.小剂量亚甲蓝B.阿托品C.二巯丙醇D.依地酸二钠钙E.纳洛酮

1、汞中毒时使用的解毒剂是

A、

B、

C、

D、

E、

2、苯胺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解毒剂是

A、

B、

C、

D、

E、

3、吗啡的解毒剂是

A、

B、

C、

D、

E、

3、③A.瞳孔扩大B.瞳孔缩小C.两侧瞳孔大小不一致D.呼出气为蒜味E.呼出气为苦杏仁味

1、吗啡中毒后可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

A、

B、

C、

D、

E、

2、氰化物中毒后可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

A、

B、

C、

D、

E、

3、阿托品中毒后可出现的特征性表现是

A、

B、

C、

D、

E、

知护网现已开通在线投稿系统,你只需点击链接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y/5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