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准妈妈们一个问题:“宝宝出生后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病是什么?”许多妈妈都能立刻回答——黄疸!
“十个宝宝八个黄”,为什么宝宝出生后容易得黄疸?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揭晓这个答案~
其实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就是体内胆红素过多,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1.生理性黄疸
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但它们不成熟,易被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此外,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都会造成生理性黄疸,它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会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尚不明确。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母乳中有一种酶(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可以加快胆红素的吸收,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3.溶血性黄疸
妈妈血型是O型,爸爸是A型、B型或AB型;或者妈妈是RH阴性血,都很可能会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过多的胆红素被释放出来,引起溶血性黄疸。
4.感染性黄疸
这种黄疸就要注意了,它的病因是病原体感染等导致的宝宝肝细胞功能受损,如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弓形体感染等。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如胆道闭锁)引起,一般可以通过B超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黄疸。
医院儿科医生提示:当宝宝出现黄疸症状时要尽早就医检查,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家长不用太过担心,但如果是病理性的,就一定要积极治疗了,如给宝宝照蓝光,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代谢,否则胆红素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导致宝宝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
如何避免新生儿黄疸的情况?
1.产妇切记孕后辛辣
对于喜欢吃辣的宝妈来说,平时多吃点辣可能没关系。但是在哺乳期最好口味还是清淡一点最好,口味太过于辛辣的话会加重宝宝黄疸的情况,而且还会引发产妇便秘的情况。为了宝宝的健康,希望孕妇在怀孕期间还是最好学会忌口,少吃辛辣食物。
2.多吃水果
孕期多吃水果不仅可以改善宝宝的皮肤还外貌,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宝宝的黄疸情况,因为水果当中富含各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与黄疸本来就是天敌,所以在孕期一定要选择多吃。
对于宝宝的黄疸问题可能是比较常见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律,睡眠一定要充足,还有就是在怀孕期间最好选择淡妆。
有更多儿童健康方面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预约儿科医生,或拨打热线-。
医生推荐
47年儿科、新生儿科工作经验,20年儿科主任医师任职资格,曾是广东省儿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擅长新生儿、儿科各系统的诊疗,危急重症的抢救,尤其擅长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如换血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管理,呼吸机的运用。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