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祥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专注儿童发育早期干预与康复教育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Hb)的低限值在6~59个月者为g/L,血细胞比容(HCT)为0.33;5-11岁Hb为g/L,HCT为0.34;12-14岁Hb为gL,HCT为0.36,海拔每升高m,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为贫血。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年)建议: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g/L,1-4个月时90g/L,4-6个月时gL为贫血。
1.按程度分类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4度:①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90g/L者为轻度;②-60g/L者为中度;③-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新生儿Hb为-g/L者为轻度,-90L者为中度:-60g/L着为重度,60g/L者为极重度。
2.按病因分类根据造成贫血的原因将其分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溶血性和失血性3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造血物质缺乏:如铁缺乏(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缺乏、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缺乏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3)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如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
4)其他:慢性肾病所致贫血、铅中毒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1)红细胞内在异常:①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增多症、棘状红细胞增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②红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缺乏等;③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
2)红细胞外在因素:①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②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物理化学因素、毒素、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3.按形态分类根据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计算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4类(表13-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