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帮您认识风湿免疫疾病常见指标

导语

实验室检查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为您介绍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的实验室指标。

风湿免疫疾病种类多,病因各异,实验室检查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风湿疾病患者来讲,往往病程长,用药周期长,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多,定期门诊进行相关复查,对了解自身疾病活动性以及监测药物疗效等有重要的意义。

1、补体(C3、C4)测定

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实验室测定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

①C3增高常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急性肾炎、肝癌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正常或略有升高。

②C3降低常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增殖性、慢性肾小球肾炎(MPGN)、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GN)、狼疮性肾炎、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患等。

③C4增高常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肾炎、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④C4降低常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候群、肝硬化、肝炎等。

2、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查实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

临床意义

①其增高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药物性狼疮(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降压药肼屈嗪、治癫痛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硫脲嘧啶等引起的狼疮)等。

②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患者、肝病患者等也可出现ANA阳性。

3、抗ANA抗体谱

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是应该切记,虽然某种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但不是绝对的,临床诊断更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①抗SM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②抗RNP抗体:常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亦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等风湿性疾病。

③抗SSA抗体: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

④抗SSB抗体:常见于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⑤抗Scl-70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硬化病。

⑥抗Ro-52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病。

⑦抗Jo-1抗体:多见于炎性肌病。

⑧抗着丝点抗体:常见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⑨抗核小体抗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⑩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性狼疮,也可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抗ds-DNA抗体: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但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4、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患者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

临床意义

①是血管炎的重要检查内容,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Churg-Strauss综合征及Wegener肉芽肿(WG)等相关。

②其他情况也可见ANCA阳性,如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ACL)作为抗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意义

①抗心磷脂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密切相关,ACL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血管炎、溶血性贫血、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概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者。

②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更易形成血栓,妊娠时易发生流产。

③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发生反复自然流产的多于抗体阴性者。

④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f/1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