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少数可以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低铜饮食、药物等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获有效控制,避免肝移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获得接近正常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对无症状的患者治疗后,也可预防组织损害的发生。
对于年龄在3岁至55岁之间、任何伴有不明原因肝脏疾病和/或神经系统、精神方面异常的患者,都应考虑可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disease),是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因最早由英国医生Wilson描述此病因而被称为Wilson病。致病基因为ATP7B,目前已知发现多种不同的突变,其突变引起的P型-ATP酶功能缺失,可导致全铜蓝蛋白合成减少和胆铜排泄的障碍,过量的铜不同程度地沉积在机体器官如肝、脑、肾、角膜等处,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有效控制,反之则预后不良。
Wilson病存在于各种族人群中,既往报道世界发病率约为1:。杂合子携带率约为1:90。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患病率亦不同,有文献分析,该病发病率在中国比西方国家更高。Wilson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Wilson病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大多在5~35岁发病,文献报道发病年龄为8个月~84岁,小年龄儿童患Wilson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家庭、同一基因突变的Wilson病患者也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铜沉积导致靶组织器官损伤的程度。
Wilson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多样,具体分为:
1肝型
大约50%患者以肝病为主要表现,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肝肿大、肝酶[ALT和AST]持续增高、急性或慢性肝病、暴发性肝衰竭、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等,多见于儿童期发病者。近年来发现很多儿童入园体检时发现肝酶持续增高,无任何自觉症状,最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2神经型
约20%患者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主要有锥体外系表现如震颤、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异常、舞蹈症、构音障碍、咀嚼和吞咽困难、惊厥发作以及抑郁或冲动和性格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头颅MRI常见豆状核、尾状核、中脑、小脑等部位对称性病灶。病情进展相对较缓,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
3混合型
约30%患者发病时即有肝病和神经异常,病情进展慢。
4其他
少数患者以溶血、骨关节改变或肾脏病变(血尿、蛋白尿或肾小管重吸收或酸化功能缺陷)等起病。
若怀疑肝豆状核变性,应行哪些检查?
对于儿童,早期临床症状一般都不典型。因此,对任何不明原因的肝脏疾病、锥体外系表现或精神异常、肾脏、骨关节病变或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都应考虑到Wilson病的可能,有阳性家族史的儿童则应行筛查。
WD典型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特点(肝脏病症、神经精神症状等)、铜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肝铜测定)、K-F环以及基因诊断。影像学的检查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和预后如何?
Wilson病是少数可治疗性遗传疾病之一,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肝脏移植等。若能早期诊断,早期启动低铜饮食和排铜治疗,患者可实现疾病缓解,并可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与正常人近似的生存期,无须肝移植。
1饮食控制
建议患儿每天饮食中铜的摄入量降至每天0.6~1.5mg,最好不超过1mg/天为宜。
少吃甚至不吃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坚果、动物内脏、海产品、巧克力以及蘑菇;多吃含铜量少的食物如精白米、精面、鱼肉、瘦肉、鸡鸭肉、小白菜、芹菜、橘子、苹果、桃子、牛奶等。
少油、高蛋白饮食亦有利于铜的排出。同时需注意维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
正常饮用水中亦含有铜元素,有条件的家庭应该选用家用水净化器,可去除水中95%以上的金属离子。禁用铜锅、铜勺等铜炊具或铜锌炊具烧煮和盛放食物。
2药物治疗
早期、终身治疗是WD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目前应用的药物有:金属螯合剂(青霉胺、曲恩汀、二巯丁二酸)促进铜离子的排出、锌剂抑制外源性铜离子的吸收。治疗期间应严格进行监测(24小时尿铜、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等),监测的目的在于观察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改善,及时发现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过程中为防止缺钙和缺磷引起的骨骼变薄,需补充钙和维生素D3。使用青霉胺时,易引起维生素B6和锌的缺乏,故需注意补充。
3肝移植
Wilson病主要是一种肝细胞内铜代谢缺陷的肝脏疾病,因此肝移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缺陷的表型纠正,可以恢复铜的稳态。肝移植适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或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没有肝衰竭,但神经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否行肝移植尚存争议。
推文创作●图文:唐甜甜、邓慧玲
●排版:党办
战疫一线点击浏览▼1、心思缜密,不打无准备之仗——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主管护师屈妍杰
2、一篇来自疫区的日记:“儿子,妈妈厉害么”
3、“我是党员,一定要去!”
疫情防控点击浏览▼1、儿医旗帜飘扬在战“疫”一线
2、全方位预防隔离措施保障急诊患儿顺利手术
3、众志成城全力备战——安保部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科普点击浏览▼1、致广大患儿家长朋友们的温馨告知
2、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知道吗
3、疫情当前,婴幼儿家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