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贫血?
在我国的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Hb)<g/L,孕妇血红蛋白(Hb)<g/L就是贫血。具体到血常规的检验单结果上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就算是贫血。
贫血无非两个原因。
要么赚得少,要么花得多
贫血其实是一个挺大的课题,其背后的原因非常繁杂。但是!能总结!如果把红细胞比作货币,贫血就和贫穷一样,要么是因为赚得少,要么因为花得多。
“赚得少”可能是造血细胞的故障,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等;可能是造血环境的问题,比如肾功能不全、肝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也可能是造血原料的缺乏,比如缺铁、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花得多”有丢失过多和破坏过多两种情况。丢失过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血性贫血比如外伤、消化道溃疡等等。破坏过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比如蚕豆病、地中海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就是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不足
青春期、妊娠期和育龄期女性、婴幼儿和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青春期
青春期月经来潮后的铁丢失,使青春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如果正好有挑食的坏习惯,或者为了保持身材不吃肉类甚至节食,就容易因为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和哺乳期
妊娠期因为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血容量增大,血液呈稀释状态,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虽然妊娠状态机体对铁的吸收率明显增加,如果不额外补充铁剂,同样很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妇科疾病
育龄期妇女可能因为各种妇科原因导致的失血过多而发生慢性贫血,比如子宫肌瘤等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1.一般情况
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是最早和最常见症状。
2.皮肤黏膜
眼结膜及甲床苍白,皮肤干燥、萎缩,毛发干燥、脱落,指甲扁平、反甲或脆裂。
3.呼吸、循环系统
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出现乏力、心悸、气短等表现。呼吸频率及深度增加,心率增快,心绞痛。
4.中枢神经系统
头晕、眼花、耳鸣、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5.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腹泻等。
6.泌尿生殖系统
女性可有月经增多或继发性闭经。严重贫血可有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和轻度蛋白尿,男女均可有性欲减退
没有症状的贫血不用处理?
当然不是,有的人耐受性好,贫血就像温水煮青蛙,因此,即使是没有症状的贫血也要纠正。
首推口服铁剂
不仅要纠正缺铁性贫血,还应补足已经耗竭的储存铁。
宜选用二价铁即亚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
成人治疗剂量:
元素铁~mg/d,预防剂量元素铁10~20mg/d。
应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估计补铁治疗剂量。
Hb>g/L补充元素铁总剂量5g;
Hb90~g/L,补充10g;
Hb<90g/L,补充15g
几种常药物的比较
药品名称含铁量(%)作用特点
硫酸亚铁20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腹痛、恶心呕吐、便秘
乳酸亚铁19吸收率高
右旋糖酐铁27~30用于其他铁剂疗效不佳者
琥珀酸亚铁35.5吸收平稳,在蛋白膜保护下,避免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不良反应少,对胃黏膜刺激性小。
1、不推荐空腹服用亚铁盐
胃肠反应(胃灼热感、恶心、上腹不适和腹泻等)常使患者不能耐受,因此建议在餐后服用,笔者亲身体验过空腹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胃不舒服到可以减肥!
2、食物-铁剂相互作用
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C可促进铁剂吸收;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质与铁形成不可吸收盐。
3、药物-铁剂相互作用
四环素等阴离子药可在肠道与铁络合,碳酸氢钠可与亚铁生成难溶的碳酸铁,均影响铁剂的吸收。
4、疗效监测
①累积补充剂量每达5g时应检测Hb和铁蛋白水平。
②为了补足储存铁,铁剂治疗应该在Hb正常后至少再补充铁剂4~6个月。
5、不良反应
①铁剂可引起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②剂使大便颜色变黑。
除补铁外,合理膳食同样重要
宜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瘦肉、樱桃、红枣、红豆等,提倡使用铁锅烹饪,有助于铁元素的补充,同时十分重要的一点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毕竟只有铁造不来血!
整理丨宣教科
校对
楚珣
编辑丨王青
撰稿
药学部董代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