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中毒案例在此,
千万以此为戒!
①国庆期间,咸丰县坪坝营新场村村民蒲某某,从山上捡野生菌回家做晚餐,全家人食后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七口人全部中毒,医院进行抢救,医院建议,医院继续治疗。一天后,几个小孩病情加重,医生建议转重庆医院治疗。
②10月6日,咸丰县实验中学罗某,在徐家坝菜市场购买野生菌,一家三口食用后,均感到身体不适,医院就诊,诊断为食用野生菌中毒。
③年6月13日、14日,7名在云南打工的缅甸劳工吃菌中毒,6人已离世,其中年级最大的27岁,最小的才17岁。
④年7月6日,贵州遵义桐梓一名年仅23岁的男子因食用剧毒的黄盖鹅膏菌,拖了两天才入院求治,导致肝脏受损严重,医生未能保住他的性命……
毒菌的危害及症状
野生菌类属于自然状态生长,其质量安全,一般难以断定和保证,食用野生的菌类而中毒,将会对人体的心脏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急性肾脏衰竭,而且目前还没有很理想的特殊解药,野生有毒菌子的种类多,毒性大,毒性大的蘑菇食用中毒死亡率高达50%至90%。
菌子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胃中毒型。潜伏期一般在0.5-6小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第二,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意识等神经性症状。
第三,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一至两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发热、头痛、面色苍白、全身虚弱无力。
第四,肝肾损害型。肝肾损害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并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3、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的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另外: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3、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味、恶臭及苦味,可食用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4、生长地带。很多有毒的蘑菇都喜欢生长在比较阴暗、潮湿,并且环境并不是很洁净的地区,不像无毒的蘑菇一般生长在树下,草地里并且周围环境比较干净。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毒红菇
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红菇与可食用的大红菇样子很像,一般人难以分辨。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菌体中含大量毒蝇碱。另外含有胃肠道刺激物,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等症。
秋盔孢伞
秋盔孢伞别名秋生盔孢伞、秋生鳞耳,子实体小,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也经常出现在锯木厂的木屑堆上。此菌极毒,属肝脏损害型,死亡率也极高。
1、是否变色?粘锅?不靠谱。有些人会用大蒜变不变色、菌子粘不粘锅,来判断这菌子有没有毒,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寻求心理安慰的方法而已。
2、用大量油炒?不靠谱。见手青不能与葱同炒,要用大量的油,这些炒菌秘籍,同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3、切片?炒熟?有道理。而见手青要切成薄片,倒还有几分道理:因为毒素在高温下会发生降解,所以吃小美牛肝菌,一定要吃熟的。而切成薄片,有利于均匀受热,降解毒素,降低中毒的风险。
4、不吃为妙?非常靠谱。要避免中毒,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避免吃到毒菌。对于那些不熟悉的菌子,以及未知来源的菌子,还是不吃为妙。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
生命诚可贵,千万别冒险
野生菌,不要吃
文章来源:咸丰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