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产妇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诞下一名男婴,本来全家皆大欢喜,可由于新生儿溶血症,孩子命悬一线,刚出生17分钟就被紧急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急需全身换血。
”出生17分钟进入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溶血症命悬一线
经产妇陈女士是ABO血型O型RhDCCee,是一种十分稀有的血型。9年前,陈女士上一胎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诞生,由于稀有血型的新生儿溶血症,孩子进行过换血治疗,救治非常成功。此次,一家人决定再次选择市妇幼为孕婴的健康保驾护航。
陈女士特殊的血型和既往病史
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上午9时43分,陈女士诞下一名男婴,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溶血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ABO血型O型RhDCcEe,果不其然,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宝宝体内的总胆红素就已经飙升到86.9μmol/L,超出正常值近一倍,如不及时进一步治疗,孩子的溶血症状及黄疸会继续加重,胆红素会侵入大脑与脑细胞结合,将会出现核黄疸,可能留下脑瘫、智力发育障碍等一系列的后遗症,孩子生命岌岌可危,情况十分凶险。
医护人员紧急
为新生儿换血
医院各科室紧密协作,第一时间打开绿色通道,婴儿诞生17分钟后即被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其采取四面蓝光照射治疗并注射白蛋白、进行抗体实验,新生儿科邱玉芳主任当机立断:进医院血库备血。
相关科室迅速到位,随着脐动脉插管完毕,19时46分,换血正式开始。整个过程并不简单,新生儿血管细,穿刺极为不易,换血也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医护人员一刻也不敢松懈,两个半小时后,换血结束,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孩子转危为安。
警惕!妈妈血型稀有
宝宝难逃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原来,陈女士和她的宝宝都属于RhD阳性,但问题出在了RH系统其他抗原上。陈女士是RhDCCee,即Rh(E)阴性,宝宝的血型是RhDCcEe,即Rh(E)阳性,由于妈妈血液中缺少E抗体,一旦后期有抗体E产生,宝宝就极易发生溶血病。
妈妈血型特殊
两种情况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症:
一是,孕妇为ABO血型O型,婴儿为A、B型血。这种情况下,溶血症多发生在第一胎,发病率为20%,但病情较轻,极少发生重症溶血病,导致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二是,RhD阴性的孕妇,婴儿为RhD阳性,也有母子均为RhD阳性血,由RH系统其他抗原(如E、C)不合引起,陈女士正是属于后者。
Rh血型不合溶血反应多发生在第二胎以后,而初孕时溶血反应较轻。当再次妊娠时,如果胎儿仍是Rh阳性,则母体内已有的抗体和新产生的抗体,使胎儿红细胞接二连三地被破坏,胎儿可因重症贫血而死于宫内。存活者可出现重症黄疸,造成核黄疸,影响脑及其它重要器官的发育,引起智力障碍。
据了解,溶血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的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肿、贫血。因此,宝宝出现黄疸,千万要引起重视。
注意!儿童黄疸切莫大意
4—5天是黄疸高峰期
70%-80%的宝宝在未满月期间,都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高峰期为生后4-5天,因此出生后前三天出院的婴儿,家长要尤其注意。
关于“宝宝黄疸”
新闻办精心拍摄制作了科普小视频
建议WIFI模式下观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nbsp;再次提醒,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需要爸爸妈妈们仔细观察,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使宝宝的健康受到损害。
素材丨儿科
制作丨丁煜轩
编辑丨邱玉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