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能碰到很多患者来营养科就诊的目的是为了咨询补充营养的建议。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患者想法比较偏于极端,认为补充营养后一切就万事大吉,根本不考虑其他的问题或情况,甚至有的患者不愿意去其他科室继续诊疗。我最近就碰上一个这样的贫血患者。
病例情况
患者女,45岁,身高cm,体重65kg,计算体重指数(BMI)=22.5kg/m2。主诉就是贫血,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96g/L,属于轻度贫血状态。她既往身体健康,没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贫血可以算作一种疾病,也可以作为一种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当贫血作为疾病来说时,病因除了失血之外,大都是因为造血的原材料,比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使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所导致的。所以营养不良确实是常见的贫血病因。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和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当临床需要查明患者贫血的原因时,我们需要将贫血当做一个症状来对待,而不是一种疾病。因为贫血除了常见的营养不良外,还有因为各种疾病导致的急性失血、慢性失血等情况。所以对于贫血患者,除了要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之外,还要尽可能弄明白患者贫血的原因。
该患者表示自己没有其他的疾病,近期没有明显的大出血情况。且根据她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来看,也没有出现消瘦等恶病质的情况。近期体重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但是通过询问得知,虽然她的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通常在7天左右,前5天的月经量都较多。
通过这些情况,我大致了解到该患者的贫血可能是由于月经期失血过多导致的。但是月经量较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需要交由妇科医生来判断。
膳食调查显示这位患者因为要控制体重,平素以素食为主,经常进食大枣、菠菜等含铁量较为丰富的食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以豆制品为主。
针对该患者,她有一个明显的失血过程(月经量多),同时膳食中铁、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可以考虑她属于缺铁性贫血类型。那么,临床营养治疗的原则就是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她吃素的习惯无关于信仰或其他无法改变的既定问题,所以还是建议她多吃动物性食物,如红肉、蛋、奶、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