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查
一、红细胞检查
1.数量异常
《内科学》第六篇-第二章「贫血概述」
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程度根据Hb的浓度分为: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如下:
2.形态异常
(1)镰刀形细胞
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为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所致。
记忆:缬氨酸Val的「V」像镰刀,把谷氨酸这个「谷子」割掉了。
(2)泪滴形细胞
见于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
二、白细胞检查
1.数量异常
白细胞的正常值为成人(4~10)×/L。
白血病时白细胞的数目大多数会升高(见于《内科学》第六篇-第九章「白血病」):
当白细胞数目10×/L时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当×/L时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当×/L时为白细胞淤滞症。
2.不同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检查
1.血小板的正常值为成人(~)×/L。
注意:血小板、白细胞正常值的数量级为,而红细胞为。
2.当血小板20×/L时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以避免颅内出血。
3.在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中,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脾肿大属于血小板分布异常。
四、血细胞形态特征
1.血细胞常用染色方法如下:
记忆:NAP增高可记忆为「再长高」、「类白高」、「细菌高」、「林丹高」、「增多高」、「骨纤高」;
NAP降低可记忆为「病毒低」、「睡眠低」、「红斑低」、「粒粒低」。
2.细胞免疫分型
(1)识别T细胞的抗体:CD2\3\4\7\8。
(2)识别B细胞的抗体:CD19\20\22。
(3)识别NK细胞的抗体:CD16\56。
(4)急性髓性白血病的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典型抗体:CD13\33,而HLA-Dr阴性。
尿、便常规检查
一、尿液检查
1.尿液的一般性状
2.尿蛋白
《内科学》第五篇-第一章「总论」
3.尿糖
《生理学》、《内科学》第七篇-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1)肾糖阈
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mg/dL)称为肾糖阈,肾糖阈反应了葡萄糖在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之间的关系。
(2)糖耐量减低
在糖尿病时,由于血糖浓度增高,超过了肾糖阈则会出现尿糖,此时为「尿糖阳性」,我们称为糖耐量减低,即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减低。
因此,凡是导致糖耐量减低的情况就都可以导致尿糖出现阳性,而凡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就会导致糖耐量减低,例如糖尿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缺乏)、应激(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应用一些水杨酸类药物(可拮抗胰岛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钾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嗜铬细胞瘤、肥胖等。
(4)肾糖阈增高
即肾糖阈~mg/dL,此时血糖达到mg/dL时也不会出现尿糖。由于肾糖阈增高,使得应该出现尿糖却没有出现尿糖,称为「尿糖假阴性」。可导致肾糖阈增高的情况有:凡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的情况,例如老年人、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可出现肾小球硬化)。
(5)肾糖阈降低
即肾糖阈~mg/dL,此时血糖还没有达到mg/dL就出现了尿糖。由于肾糖阈降低,使得本不该出现尿糖却出现了尿糖,称为「尿糖假阳性」。可导致肾糖阈降低的情况有:凡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的情况(例如妊娠时血容量增加)、凡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障碍的情况(例如肾性糖尿)。
二、粪便检查
常规体液检查
一、浆膜腔积液检查
1.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2.结核性胸水与恶性肿瘤胸水的鉴别
结核性胸水与恶性肿瘤胸水都属于渗出液,其细胞计数常×/L,细胞分类以单核细胞增多为主。
结核性胸水的腺苷脱氨酶(ADA)45U/L,而恶性肿瘤胸水LDHIU、癌胚抗原(CEA)20ug/L。
二、痰液检查
三、脑脊液检查
常用肝、肾功能检查
一、肝功能检查
1.概述
(1)除γ球蛋白由B细胞和浆细胞合成以外,大部分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
(2)除FⅢ、FⅤ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以外,大部分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
(3)体内代谢产生的氨气需要在肝脏中经过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转变成无毒性的尿素。
2.肝脏主要酶学特点
(1)ALT主要存在于肝脏,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因此肝脏受损ALT增高,心肌梗死时AST增高。
(2)ALT存在于肝细胞的非线粒体部位,AST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部位,因此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升高更显著,而急性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病时AST升高更显著。
(3)ALP在胆道梗阻时会明显升高。
(4)PⅢP是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最佳指标。
3.胆红素的代谢
《生物化学》、《诊断学》
血清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CB),正常为1.7~17.1umol/L。
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
超过34.2umol/L时,临床可见,导致皮肤、粘膜、巩膜出现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红细胞(RBC)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破坏,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Hb),Hb进一步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处理,释放出血红素,血红素→胆绿素→游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UCB)。
UCB进入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B)。CB大部分经过胆管排入肠道,变为尿胆原。
尿胆原大部分经过粪便排出,变为粪胆原,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粪胆素。少部分尿胆原在回肠末端经肠肝循环进入肝脏。
发生肠肝循环的这部分尿胆原,主要再次被肝脏处理变为CB,排入肠道形成尿胆原。另一部分进入血液,经过肾脏由尿排出。
由于CB溶于水,可出现在尿中;UCB不溶于水,不出现在尿中。所以极少部分CB会进入血液,由肾排出,形成尿胆红素。
(2)常见三种黄疸的分类
(3)其它黄疸的特点
Crigler-Najjar综合征:胆红素转化障碍。
Dubin-Johnson综合征:胆红素排泄障碍。
Gilbert综合征:胆红素摄取、转化均障碍。
Rotor综合征:胆红素摄取、排泄均障碍。
二、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检查
(1)检查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清除率、血肌酐测定(Scr)、血尿素氮测定(BUN)、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2)利用相关物质检查肾小球功能的特点如下
《内科学》第五篇-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
2.肾小管功能检查
(1)检查指标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用于检测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尿比密试验(莫氏试验)和尿渗透压测定用于检测远端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注意:血β2微球蛋白测定检测的是肾小球功能,而尿β2微球蛋白测定检测的是肾小管功能。
(2)酸负荷试验
可协助诊断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而碱负荷试验可协助诊断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记忆:酸符合试验所用的是NH4Cl,H+的分泌主要在远端肾小管进行;碱负荷试验所用的是HCO3-,其重吸收主要在近端肾小管进行。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