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预后相对较差,如不及时处理,会进展恶化,甚至导致早亡。芦可替尼能够延缓骨髓纤维化进程,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两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芦可替尼靶向治疗经验分享,为大家回顾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疗,及芦可替尼治疗的临床获益。
作者介绍
赵金涛
医院
No.1
病例简介-1
1.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62岁。年8月31日入院。
主诉:脾肿大8年,乏力10天。
现病史:患者8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具体不详。无其他不适,初未重视,后间断自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0天前出现乏力、气促,活动后气促,查血常规示:WBC3.5x/L,Hb46g/L,Plt71x/L,
查体:重度贫血貌,巨脾。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4.34x/L,Hb65g/L,Plt84x/L。
生化:LDHU/L。
外周血涂片:早幼粒1%,中幼粒10%,晚幼粒6%,有核红8%,中性分叶16%,中性杆状40%。
骨髓活检:骨髓组织中见致密增生的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呈片状分布,骨小梁不规则增宽密集,占骨髓面积的50%以上,造血细胞几乎缺乏,偏成熟阶段粒红系细胞散在分布,裸巨核细胞可见;血管增生扩张。网状纤维染色(MF-3级),Masson染色(胶原化分级CF-3级),骨硬化分级OS-3级。
超声:巨脾,厚8.1cm,长23.2cm,左肋下16.1cm。
基因检查:JAK2基因突变阳性。
染色体:46,XY[9]。
2.入院诊断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中危-1(DIPSS分期)
3.诊疗经过
年9月10日予以芦可替尼治疗,并根据血小板数量调整剂量,持续服用至今。
4.治疗转归
患者血象维持稳定。
No.2
病例简介-2
1.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70岁。年9月28日入院。
主诉: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12.26)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血常规提示:WBC6.7x/L,Hbg/L,Pltx/L,LDHU/L。骨髓活检提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造血成分大于80%,幼稚粒系增生明显,红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增生,各阶段均见到,符合骨髓增殖性疾病。超声提示肝脾大,脾厚16.3cm,长17.3cm,左肋下7.2cm。给予沙利度胺mgqd治疗,并间断输血。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查体:重度贫血貌,脾大。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3.81x/L,Hb43g/L,Plt82x/L,Ret0.51%。
生化:LDHU/L,TBIL15.1umol/L。
外周血涂片:原粒2%。
基因检查:JAK2阳性。
Coombs试验:直接+间接均为阳性。
2.入院诊断
1.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中危-2(DIPSS分期)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诊疗经过
年10月12日予以芦可替尼治疗,并根据血小板数量调整剂量,持续服药至今。
4.治疗转归
患者血象维持稳定。
那么,回顾病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如何诊断治疗?芦可替尼作为PMF靶向治疗药物有何临床获益?芦可替尼用药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No.3
我的说说
专家介绍
黄震琪
安徽医院
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通过病例我们了解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体质性症状,包括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盗汗、皮肤瘙痒等,以及相应的脏器的肿大和血细胞的减少,其中有8%~23%的患者在未来会转化成急性白血病。根据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标准,两例病例诊断明确并进行危险分层。芦可替尼是JAK1/2抑制剂,是PMF唯一的靶向治疗药物,能够改善骨髓纤维化,缩小脾脏,改善临床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NCCN指南指出,芦可替尼可作为有脾肿大的中危-2和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对于有严重症状性脾肿大的中危-1患者也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芦可替尼的起始剂量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该病例在芦可替尼治疗的前三个月贫血曾加重,但是贫血并不是芦可替尼调整剂量的依据,贫血可以通过输血等治疗改善,经过治疗以后,患者贫血和血小板都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的。整体上,这是一个诊疗成功的病例,说明早期应用芦可替尼可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专家介绍
徐杨
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主要表现为骨髓的纤维化,伴有血细胞的恶性增生,JAK2、CALR、MPL是常见的突变,其中JAK2-VF突变最常见。
芦可替尼从年在美国上市以来,作为中高危PMF的治疗方式,在很多临床研究中获得生存获益。这两个病例均为JAK2突变的PMF患者应用芦可替尼后有临床获益的典型病例。
其中关于芦可替尼治疗PMF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生活质量改善的持续时间有多久,获益有多大?
2.药物相关副作用如何克服?
3.真实世界中芦可替尼的应用对于PMF患者疾病进程以及远期生存有多大影响?
4.芦可替尼跟其他通路的新药联合,是否能够使PMF治疗效果更好?
5.芦可替尼是否可能成为PMF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的桥接治疗?
专家介绍
张雪皎
医院血液科
分享了两例典型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第一例为62岁男性,病程8年,就诊时全血细胞减少、巨脾。JAK2驱动基因阳性,骨髓活检MF-3级,骨硬化分级OS-3级,诊断为骨髓纤维化伴有骨骨髓硬化症。启动芦可替尼治疗时,血小板x/L,给予10mgbid的起始剂量。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经积极治疗后血象逐渐恢复并稳定。
第二例患者70岁男性,有1年PMF病史,需要反复输血,近期病情加重,全血细胞减少,重度贫血,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Coombs试验阳性,考虑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予芦可替尼10mgbid起始治疗剂量,一个月以后短暂的减量为5mgbid很快又恢复到原剂量,在后续的随访过程当中患者贫血得以改善,脱离输血,血小板始终在比较安全范围。总体来说,芦可替尼治疗改善了PMF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个人学术参考,请勿分发或转发。
MCC号JAK1730有效期-11-18,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头图来源:站酷海洛
内容审核:刘晔、张君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