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惊慌当爸妈的要心里有底新生儿黄疸这些事

宝宝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做父母的就要面临一个个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来说,首先面临的就是一系列新生儿的问题。比如新生儿黄疸,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一旦宝宝出现黄疸的症状,爸爸妈妈该怎样判断和护理?又有什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呢?今天,小编就来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爸爸妈妈需要了解的关于新生儿黄疸的那些事儿!

何为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没必要把其称之为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诱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后多久出现黄疸?多久能退?

生理性黄疸:宝宝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早产儿黄疸可持续14天或更久。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宝宝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怎样区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特点

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出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特点

如果黄疸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能为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①在生后二十四小时内黄疸即相当明显。

②黄疸遍及全身,呈澄黄色,并在短期内明显加深。

③黄疸一度减退后又加深或生后二至三周仍很明显。

④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而尿色深黄。

⑤全身状况不正常:发烧、食欲不佳、精神不好、两眼发呆。

新生儿黄疸有何表现?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爸爸妈妈要学会区分黄疸的轻中重:

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1)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2)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3)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4)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病理性黄疸

常有这些特点: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1)黄疸程度: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2)黄疸颜色: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3)伴随表现: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黄疸多伴肝肿大,大便色发白,尿色黄。

(4)全身症状: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

诊断标准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毫升,也就是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毫升血液,也就是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黄疸特点:发生在出生后2-3天,4-5天的时候是高峰,7—10天开始消退,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如果20天还在12.9毫克,那就不属于生理性,肯定有别的原因。

早产儿黄疸特点:早产儿胆红素含量为15毫克/dl,低于等于规定数值内属于生理性黄疸。但早产儿肝酶、白蛋白低于足月儿,按照国际指南,早产儿黄疸的孩子属于高危儿,一旦出现黄疸,不管数值多少就要做医疗诊治。

病理性黄疸

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是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足月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包括退而复现,或黄疸从数值上表现是一个进行性加重,这就是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1、看父母血型。如果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因此,父母血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当然,爸妈也无须太过紧张,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但需要提醒,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注意饮食。怀孕期间,孕妈妈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饱或者让自己太饿,并忌烟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

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及时就医。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注意观察宝宝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医院检查。

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宝宝的眼睛开始观察。如果不知如何看,建议可以按压宝宝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宝宝勤吸才会刺激妈妈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照蓝光

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蓝光是自然光里面的一种光,对人体没有坏处,有的宝宝可能会发烧、拉稀,出皮疹,这些表现停蓝光后会马上消失,没什么危险,尤其是宝宝出现轻微腹泻有助于减少肝肠循环,促进黄疸消退。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溶血病:严重的溶血病新生儿需要换血,不严重的ABO溶血可以用丙种球蛋白。

酶缺乏:酶缺乏的宝宝,有些食物有些药物是禁用的。

白蛋白缺乏:1克白蛋白可以结合5毫克胆红素,一般每公斤体重给1克白蛋白。

碱化血液:碱性的血液里面可以加碳酸氢钠,有利于白蛋白和胆红素结合。

肝酶活跃程度不够:肝酶诱导剂,可促进肝酶的活跃度,这是多年来的老药。

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号外号外:

55STYLE美妆订阅号“伶姐梳妆台”正式上线了!

让你更迷人更有气质的秘密都在这儿,还不快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f/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