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一名朝气蓬勃的阳光男孩,19岁的他英俊帅气,走在街上吸引着爆表的回头率,可在小张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一个难以启齿的痛楚,那就是他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蚕豆病,这种病在不发作的静止期与普通人别无二样,但只要进食了蚕豆或含有蚕豆的豆制品,身体立马出现相关反应,轻则恶心头痛、寒战发热,重则溶血尿血,甚至休克昏迷,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所以小张对饮食的选择谨小慎微,生怕踩雷中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给这个蚕豆宝宝出几道难题,搞得小张疲于应对。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小张因为误食了一小袋含有蚕豆成分的锅巴诱发了蚕豆病,虽未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但也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引发了肛周脓肿,剧烈的肛周疼痛让小张苦不堪言,不久以后脓肿破溃形成肛瘘,小张医院肛肠科就诊,主诊的李胜龙教授评估了小张的病情后得出结论,肛瘘诊断明确,需要手术切除病灶,方能根治该病。
众所周知,做手术需要平稳的麻醉和良好的镇痛,而小张所患的蚕豆病,是很多麻醉药或止痛药的禁忌症,所以,针对蚕豆病患者的手术,麻醉时对药物的选择应当格外小心。蚕豆病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失,进而导致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受阻,使红细胞的细胞膜变的僵硬,此时如果遇到氧化剂或有氧化作用的食物如蚕豆时,就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反应。肛肠手术的麻醉常常需要联合用药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常用的麻醉药有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等,术中镇痛药物为瑞芬太尼,丙泊酚虽为大豆脂肪乳剂,但对蚕豆病患者无影响,咪达唑仑为安全的水溶性镇静药物,瑞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强效止痛药物,后两种药物对蚕豆病患者也是安全的,主导麻醉的宋教授经过详细评估小张的肝肾功能和蚕豆病病情后,给小张制定了周密的麻醉计划,选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来为小张的手术保驾护航。
手术如期进行,主刀医生李胜龙教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镇痛的任务就落在李杰主治医生的肩上,李杰医生考虑到小张患有蚕豆病,术后常规使用的NSAID类止痛药物对蚕豆病的发生有诱导作用,因此术后坚决不能用该类药物,而作为κ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布托啡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该药通过激动κ-阿片受体来实现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其副作用仅仅是轻微的头晕和嗜睡,该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对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途径基本没有影响,所以布托啡诺是蚕豆病患者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于是,李杰医生给小张开具了一瓶布托啡诺鼻喷剂,在小张排便前和伤口换药前使用。期初,小张对这个不起眼的小药瓶还存在一丝疑虑,但亲自体验了两次无痛换药的经历后,小张连连称赞这是一瓶神奇的魔法药,在预计会引起疼痛不适前拿起这个小药瓶喷两下,就会起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这也给小张的术后康复增加了不少信心。小张经过了近两周左右的治疗后顺利出院,伤口基本愈合,在出院当天,小张满心欢喜,对医生和护士们道别,医院优秀的治疗团队让他这个带着肛瘘的蚕豆宝宝重获新生。
专家述评:罹患肛肠疾病萦绕着患者最大的心病就是对疼痛的恐惧。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的疼痛,也是临床医生最迫切解决的临床棘手问题。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既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同时也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不同疾病疼痛发生的规律也不尽相同,疼痛的干预方案更不一样,研究探索各类肛肠疾病在不同时期疼痛发生的规律,针对其发生机理,制定有效的镇痛方案可以获得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然而,在疼痛管理这一永恒话题中,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止痛药物的选择,而是对疼痛的关爱。关爱病人,细致全面的诊疗,减轻紧张的心理反应;关爱组织,合理订制微创手术方案,减少组织创伤。配合多模式、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相信困扰肛肠疾病患者的疼痛这块心病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