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子痫前期科学防治专家共识

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180124/6020116.html
导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我们的目标是到00年和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10万及以下。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孕产妇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子痫前期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结合河南省的实际生育情况,我们联合省内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共同起草了《河南省科学防治子痫前期专家共识》,并特邀了国内知名专家作为特别顾问。旨在共同推动河南省子痫前期的科学防治,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专家共识

一、概述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多系统发病的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发现、早干预及多中心协作是目前临床上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子痫前期的风险评估及筛查

1子痫前期风险评估及筛查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子痫前期的风险因素:本次妊娠相关情况:

(1)年龄≥35岁;

()初次妊娠;

(3)妊娠间隔时间≥10年或1个月;

(4)孕前体重指数(BMI)≥8kg/m;

(5)妊娠期糖尿病;

(6)子宫张力过高,羊水过多,双胎、多胎或巨大儿、葡萄胎等;

(7)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怀孕;

(8)首次产检、妊娠早期或妊娠任何时期检查时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mmHg;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0.3g/4h或随机尿蛋白≥(+);1,,3,4

母体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9)既往子痫前期病史;

(10)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11)高血压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糖尿病、血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等;

其他考量因素:

(1)膳食因素:低钙、低镁等;情绪因素:孕妇精神紧张,负面情绪;环境因素:寒冷等;

3子痫前期风险评估及筛查策略:

3.1孕早期(11-13+6周)5:通过NT确定孕周后,联合风险因素、胎盘生长因子(PlGF)、平均动脉压(MAP)、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PI),进行风险评估。

3.孕中/晚期(14周以后):孕早期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联合母体风险因素、MAP、UTPI、PlGF、PAPP-A、sFlt‐1/PlGF比值进行风险再评估。对于错过孕早期风险筛查的孕妇通过以上联合筛查进行首次风险评估。

注:sFlt‐1/PlGF比值对短期预测子痫前期具有临床价值,sFlt‐1/PlGF比值≤38时排除1周内的子痫前期的阴性预测值为99.3%,sFlt‐1/PlGF比值38时预测4周内的子痫前期的阳性预测值为36.7%6,7;目前多指标联合预测主要应用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时间≤34周),对于晚发型子痫前期仍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孕期各阶段风险预测模型及阈值设定仍需通过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确定。

三、诊断

1诊断标准:

1.1病史

注意询问孕妇是否存在各种子痫前期风险因素,此次妊娠前是否存在高血压、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或临床表现;若孕妇此次妊娠后出现了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应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并评估严重程度。

1.血压

孕妇测量血压时应取坐位或者卧位,且测量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通常情况下测量取右上肢,注意肢体放松,袖带松紧适宜,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相同手臂间隔4小时以上测量次或以上均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如血压/90mmHg,但与基础血压相比升高30/15mmHg时,需要密切随访。

1.3蛋白尿或其他新发症状

1.3.1所有孕妇每次产前检查均应选用清洁中段尿进行尿蛋白或尿常规检测。可疑子痫前期孕妇应检测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0.3g/4h或尿蛋白/肌酐≥0.3,或持续性随机尿蛋白(+)定义为蛋白尿。如果随机尿蛋白分析是评估蛋白尿的唯一可用方法,使用+作为判别值可提高整体准确性。应注意与肾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蛋白尿相鉴别,同时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8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