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朋友们特别是爱美的女性朋友抱怨说:“哎呀,我今天的脸色真难看!”。那什么是好脸色、什么又是差脸色?差脸色该如何补好呢?医院血液科曾英坚主任就和您一一道来。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是中医给予中国健康肤色的定义。“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就是夹有血色,这就是健康的“中国黄面孔”。而不健康的黄色,往往是淡黄、没有光泽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养分和枯萎的样子。
我们常说的脸色不好,往往是因为脸上出现了五种病态颜色。
1、白:苍白、煞白、惨白。
这些白色没有光泽、不夹杂血色。这种白色多跟气虚、血虚关系密切。血液不足、不能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还有一种白是体寒引起的,这类人特别需要保暖。
面色白:
这类人应多吃补养气血的食物,如黑木耳、大枣、桂圆等红色、黑色食品,适量的肉类也是必虚的,平时注意休息,不宜过于劳累。如果体内有寒气,可以用适量的花椒煮成水后泡脚,或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等,对于温散寒邪,具有很好的作用。
2、黄:蜡黄、焦黄
脾胃是营养物质的来源,如果脾胃虚弱以后不能正常运化,营养物质就不能滋润我们的面部,这时候会出现黄色。
脾除了消化营养物质以外,还代谢水湿,如果湿邪不能正常代谢,湿邪阻滞气血的运行,也会造成面色出现不正常的黄。
面色黄:
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有百合、山药、胖头鱼、黄鱼、牛肚、猪肚、小米、人参等。如果湿邪明显,可以自己煮点三仁汤来喝。祛湿的有薏仁、红豆、冬瓜皮及荷叶、莲子等。
还应注意,为了保护脾胃,不要滥服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苦寒败胃药物,或不辨体质,长期饮用凉茶。
3、红:通红、潮红
潮红和阴虚、上火有关,一般面色潮红的人还有五心烦热的表现,也就是心情烦躁、手心、足心发热。如果上火属于实火,除经常口舌生疮、口臭便秘外,还表现出满面通红,而阴虚引发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颧骨发红。
面色红:
对这类人来说,具有清火、养阴作用的瓜果是首选,比如山竹、柚子、柠檬、梨、绿豆、西瓜,以及黄瓜、丝瓜、茭白等蔬菜。
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虚火还是实火体质的人,还要注意心态一定要平和,千万不要急躁。
4、黑:枯萎、憔悴
发黑的面色会让人觉得“形容枯萎”,看起来像老了好几岁。脸色发黑和肾关系比较密切,肾虚的人往往多见黑面色。
黑眼圈也属面色发黑,它就是因为肾虚导致水液代谢异常造成的。
面色黑:
补养肾气,要多吃温阳的食物,其中最好的就是羊肉,可以配合生姜、当归煮汤。鹿肉、虾、韭菜、茴香等,也可以帮助阳气的恢复。“六味地黄丸”则是滋补肾阴的良方。
5、青:铁青
青是属于肝的一种色,脸色发青一般是由气滞血淤、寒凝血瘀引起的。
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很明显,比如多疑、爱钻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寒,我们有时说“冻得发青”,就是因为寒凝气滞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面色青:
用玫瑰花、月季花沏茶喝,对女性改善气滞血淤、面容发青很有效。男性则可以多吃山楂、香菇、黑豆、藕等。
因篇幅有限,在这里小编只能告诉您这么多了。面色差,多是由于气血、脾肾、阴阳失衡所致,而对这些失衡的辨证医院血液科医生们的拿手好戏,您如有困难就去找找他们吧!
血液病科(淋巴血液病科)江医院血液病科(淋巴血液病科)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发展,目前为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单位、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中西医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专家组成员单位、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等,全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陈信义教授、刘风教授、周郁鸿教授、陈志雄教授为科室顾问专家。
科室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贺支支教授、江西省名中医张慧主任中医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曾英坚主任中医师等中医、中西医结合资深专家,团队其他青年医师骨干均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均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科室护理人员均拥有护理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科室可开放床位42张,中西医诊疗、护理实力强大。
科室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以综合方法和技术诊治各种血液疾病:1.各种贫血性疾病(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营养性贫血、慢性病贫血、溶血性贫血);2.各种血液肿瘤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3.各种出凝血疾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4.各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5.其他血液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有简、便、效、廉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近年来,经全体医技人员不断努力及科研攻关,科室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在以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骨髓瘤以及老年血液病方面特色鲜明,疗效深受患者信赖,其以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老年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老年恶性血液病的综合水平在国内同领域居于前列水平和省内领先地位。
血液诊断方面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骨髓病理、溶血性和出血性疾病的检查诊断技术,开展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及基因芯片、二代测序诊断等技术。可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表型、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角度,对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血癌等)进行MICMC分型,达到国内先进诊断水平,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要求。科室在作好技术卓越疗效好的同时,以其忘我的奉献精神不懈为患者朋友们提供感动、暖心服务,从而也赢得了患友们的“金银”口碑,已成为了血液病诊疗领域中的“精诚之科”。
优秀团队展示
血液病科
团队成员:曾英坚、刘凡、吴敏
团队介绍:科室团队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以综合方法和技术诊治各种贫血性疾病,具有简、便、效、廉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科室团队不断努力及科研攻关,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以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血液病的综合水平在国内同领域居于前列,成为了省内血液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医学高地。
科室团队在做好技术卓越疗效好的同时,以其忘我的奉献精神不懈为患者朋友们提供感动、暖心服务,从而也赢得了患友们的“金银”口碑,已成为了血液病诊疗领域中的“精诚之科”。
老专家贡献奖展示
皮持衡,从事中医药工作50余年,尤善肾系病证辨证论治,创“肾衰泄浊汤”、“肾药Ⅲ号”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等有效制剂及方法,学术上总结出慢性肾病证治“五论”,如肾病病机“虚、湿、瘀、毒”及“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综合治疗理论,在其主编出版的《皮持衡肾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一书中得到充分体现。
已主参编审医学著作近三十部,主参研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十余项,发病专业医学论文百余篇,已培养硕博士二十余人。年评为“江西省名中医”,第二、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皮持衡名医工作室”,年更名为“皮持衡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目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及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等奖项。
◆◆◆◆◆
往期回顾编辑:钟世芳
针灸一科:从防到治,远离膝骨性关节炎!
脾胃虚寒、手脚疼痛怎么办?赶快试试隔姜灸!
气势恢宏!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劲爆推出
又到螃蟹季,医院!
吃月饼有禁忌,不注意吃了会伤身体!
比生产还痛?!这些宝妈经历了什么?!
护士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
撰文不易,赏小编一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