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亲,点击上方蓝色   病猪、痊愈带菌猪是链球菌病主要传染源,通常具有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其中以7~9月暴发率最高。猪是该病的最易感动物,其中4~11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笔者对融安县几个规模较大的猪场统计发现,猪链球菌的发病率可达到25%以上,病死率在30%~50%。

  猪链球菌传播途径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呼吸道和伤口,常见有母猪经呼吸道传染仔猪,初生仔猪因脐带伤口感染,仔猪打耳、阉割、拔牙以及皮肤擦伤等伤口被细菌感染;

  其次是食入或接触被细菌污染的饲料、水后经消化道感染;此外还有成年带菌母猪在分娩或者哺乳时感染仔猪。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d,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四种,具有病程快,危害大,传染性高等特点,一般患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下。

  败血型。主要致病原多为猪链球菌II型,怀孕母猪、架子猪较为多见,发病急,病程短,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死亡率高,达80%以上。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高温,体温41~43℃,呆立嗜睡,便秘,呼吸困难,厌食,精神差,眼红泛泪,流鼻带脓,偶有咳嗽,颈部、腹部、耳朵及四肢皮肤发紫,有淤血块和出血斑。

  脑膜炎型。病程1~2d。主要致病原为C群和R群链球菌,多发生于20~35天前后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病猪病初体温稍高,食欲减退,有鼻液流出,便秘,继而病猪会表现出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最终昏迷而死。

  淋巴结脓肿型。病程一般为2~4周,病死率低。主要是E群的链球菌主要引起猪淋巴发炎化脓,其中常见颌下、咽部和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病猪临床表现为淋巴结处隆起明显,触摸发硬,痛并带热,咳嗽,流鼻涕,呼吸、咀嚼、吞咽及进食受一定影响。淋巴结成熟后破裂,会有绿色无臭脓汁流出,流完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痊愈。

  关节炎型。病程2~3周。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充血、关节肿胀、关节软骨坏死、无法站立等,多见于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常因无法抢乳而饿死,也有逐渐好转而康复。

2、病理变化

  患猪链球菌病的病猪常见病理变化如下:败血型病猪经剖检可见脾脏肿大,全身脏器充血或出血现象,器官的浆膜有浆液性炎症变化;脑膜型病猪经剖检可见脑膜充血,有大量炎性细胞、渗出液或纤维蛋白浸润,脑脊液浑浊;淋巴结肿胀型病猪首先关节血管充血,随后有大量浆液性纤维蛋白原渗出到关节表面及关节腔内;关节炎型病猪可见关节囊壁变厚有被损坏的斑块,关节囊内有大量炎性细胞、纤维蛋白原等渗出物。

3、诊断方法

  根据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为了准确诊断出来,一般都采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

  主要从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结合从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可直观作出初步诊断。临床诊断依据如下,如果病猪出现突然死亡,高烧,耳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时,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

  (2)实验室诊断

  直接镜检法。在无菌环境下切取肝脏、脾脏、肾脏等病料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有无链状球菌或杆状菌,细菌存在的形态及细胞形态等,如果革兰氏阳性且发现链状球菌,即可初步诊断为猪链球菌感染。

  细菌分离鉴定法。无菌取病猪的肝脏脾肾脏、脑脊液及淋巴结等病料,接种于无菌5%~10%脱纤维绵羊血平板上,恒温37℃放置12~20h,检查是否有菌落及溶血现象,挑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成链状的革兰阳性球菌,即可鉴定为猪链球菌感染。

三、预防措施

  清除传染源。死猪应立刻进行无害处理,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快淘汰。粪便及时处理,环境、用具可用3%来苏儿液彻底消毒,从而清除传染源。

  除去感染的因素。为避免伤口感染,猪圈内尖锐物体、易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仔猪结扎、打耳后要用碘酊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对猪进行严格日常管理,对圈舍场地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

  做到全进全出的原则,减少应激因素。要随时注意观察,发现不正常现象,就要多方面观察,综合分析,确定是否有病,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药物预防。如果条件限制不能接种疫苗,也可通过药物预防,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在每吨猪饲料中添加诸独源2袋,连喂7-15天。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