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只因吃下一盘胡豆nbsp重

近日,家住重庆南岸区的周女士给6岁的儿子夕夕(化名)炒了一盘胡豆,结果这盘胡豆险些要了夕夕的命。经检查,夕夕被确诊患上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俗称胡豆黄。重庆医院医生介绍,如果胡豆黄患儿不慎服用了不应该吃的东西,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重症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死亡。

  4月13日晚,夕夕像平常一样高高兴兴地坐等着周女士把可口的饭菜端上桌来。“妈妈,今天多了一样菜啊?书上说过,这个时候就是吃这个菜可好吃了。”夕夕指着胡豆说,并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听得周女士心里美滋滋的。吃完饭,夕夕还主动帮妈妈洗碗,这可把周女士开心坏了,觉得孩子长大了。

  第二天一起床,周女士发现夕夕脸色发黄,再一看眼睛也发黄了,孩子精神也不好,叫起床穿衣都不清醒。“我叫他,他都有气无力的,太吓人了。”周女士一脸惊慌。

  周女士赶紧开车把夕夕送到重庆医院。经检查,夕夕被确诊患上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俗称胡豆黄。

  医院血液科苏庸春教授介绍,胡豆黄为蚕豆病的俗称,是因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的遗传性疾病,食用蚕豆及其制品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全球有2亿人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缺陷,男性多发病,女性多为携带者。

  “发病与季节有密切关系,每年蚕豆成熟季节(3月—5月)为发病高峰时期。我院3—5月期间,平均每月会收治15-20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苏医生说,该病发病时很急,一般食用蚕豆及其制品后2小时至7天(一般1—2天)容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溶血程度与食蚕豆的量无关。主要症状为头昏、倦怠无力、苍白、发热、恶心呕吐、烦渴、食欲缺乏、腹痛,黄疸,尿色可呈茶色、红葡萄酒色、血红色、酱油色。严重病例可有少尿、昏迷、抽搐、谵妄、脱水、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表现。

苏医生说,如果在新生儿期做G6PD活性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所以人们大可不必谈豆色变。该病只要不吃蚕豆、或者蚕豆制品如豆瓣、豆瓣酱、麻辣胡豆等,不吃某些氧化类的药物,还应避免接触樟脑丸,就可以避免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另外,患者任何时候就诊时应告知医生具有胡豆黄病史。

文章来源:华龙网记者黄宇

苏庸春

副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及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门诊情况:周五上午(重庆医院渝中本部)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