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红血球或血色素低于正常值。刚出生的婴儿,其红血球会轻度增加,在第二周时骤降,至第二、三个月的贫血现象,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贫血。所以,宝宝有贫血的状态,是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
贫血的症状
贫血的症状分为两种
分别是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急性贫血因为孩子的血液量比成人还少,一般大人小小的出血时并无大碍,但换作是宝宝出血,就有可能会致命!急性贫血时,宝宝会出现皮肤、指甲床、结膜苍白、干燥的状态,也会心跳急速、脉搏加快、呼吸数率快且深,这个时候小孩会出现嗜睡、容易疲劳的现象。
慢性贫血
因为贫血已经有一段时间,且病程发生缓慢,反而不会有明显像上面说的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哭闹不休也是贫血的症状之一,妈咪可以多观察与确认。
贫血的原因
出生一个月内
刚出生的宝宝因为建立了肺呼吸系统,血氧饱和度比胎儿时期上升,会使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变少了,宝宝便贫血了,除了这个主要原因之外,急性出血、新生儿溶血、及败血症也很常见。
急性出血包括脐带结扎过松、过早,或出生过程中发生生产伤害、头部血肿。偶而胎儿血液大量流至母体或双胞胎血液互流,也会造成贫血。
新生儿溶血则由于胎儿与母亲ABO或Rh血型不合而造成,婴儿常会再出生后三、四天内就发生厉害的黄疸和贫血。至于败血症引起的贫血则是婴儿于产后感染造成溶血所致。
出生后1个月到1岁
出生1个月的宝宝如果有贫血的情况,大多是因为缺铁性贫血为主因,出血、后天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贫血及红血球性贫血也是原因之一。
缺铁性贫血
如果妈妈严重缺乏铁的摄取,就会导致胎儿铁质的贮存偏低,或是宝宝生长快速,但妈咪给的饮食中,铁质补充不足,幼儿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如果补铁了还没改善,就要去检查宝宝是不是有先天性息肉或出血,而从肠胃道消耗太多的铁质的情形。
遗传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球状红血球症及镰刀状红血球都是常见的遗传性贫血。
红血球性贫血
这种贫血的情况是次于缺铁性贫血的第二种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原因则是体内缺少「叶酸」。
如果婴儿吸食了缺乏维生素B12的母奶,或喂食羊奶都容易造成叶酸缺乏,如果宝宝有严重的腹泻,也会发生叶酸缺乏而造成贫血。
贫血的预防方法
宝宝出现生理性贫血,在保证正常营养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治疗。
宝宝在出生满天之后,红血球的生成会渐渐增加,一直到6个月就会恢复正常值,但如果宝宝有贫血的症状,妈妈还是可以适当的从饮食方面下手:
刚出生的宝宝,妈妈要尽量喂母乳,因为母乳中的铁比牛乳中的铁质生物效应高,易被吸收,宝宝吃母乳可以有效的减少生理性贫血的发生。
但是,如果是早产儿,因为提前来到这个世界,比起其他足月的胎儿可以从妈妈那里接受铁,早产儿补铁时间相对要短,所以应该从2个月起就要补充铁剂。
6个月后添加富铁食物
第一,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在6个月以后添加铁质强化食物,如强化米粉等;
第二,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是断了母乳的婴幼儿,建议用配方奶粉喂养;
第三,要注意要添加含铁质多的食物,如肉末、肝泥等;
最后,要及时补充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因此,纯靠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六个月后还需要合理搭配一些其他膳食来弥补铁元素的缺失,确保全面发育。可以给宝宝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製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对早产儿还可以添加含维生素E和叶酸的食物,这样才有益于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