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失衡或痔疮出血会导致贫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些不经意的习惯会跟贫血挂钩,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下这两个病例又是因为什么呢?

李女士今年34岁,拥有一份薪资不错、也很清闲的办公室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李女士的活动量不大,一天上班八小时基本都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渐渐地她开始有便秘的习惯,大大咧咧的她对此不以为然,从未改变生活习惯,后来她无意间发现自己长了“痔疮”。俗话说“十人九痔”,这也没什么特别的,于是她仍然久坐、久卧,不喜欢吃蔬菜、喝水,反而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及饮料。

2个月前她开始出现大便带血,痔疮出血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她这样想,未曾就医,也未调节饮食、改变习惯。1个月前李女士突然感到头晕、乏力、心慌,到社区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只有50g/L,比正常值低了一倍不止。这下李女士有些着急了,医院就诊。原来李女士是因为长期久坐、活动量小、胃肠蠕动差导致了便秘,进而痔疮出现,然后长期痔疮出血导致了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李女士就诊后,我们为她配成了益气养血的中药及再生胶囊和铁剂,另外对症治疗痔疮及出血,李女士血红蛋白很快恢复了正常,痔疮出血也停止了,便秘也改善了。

同一天就诊的还有一位王女士,她平时饭量正常,不便秘,也没有痔疮病史,同样因为贫血来就诊。我们详细地询问了她的饮食情况,发现她的饮食结构有问题。王女士爱吃肉食,不喜欢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平时做菜也是烹煮时间比较长,将绿叶蔬菜中的叶酸成份破坏到了,这就导致王女士出现了叶酸缺乏,进而引起贫血症状的出现。我们让王女士口服叶酸片和再生胶囊后,她的贫血也很快得到了纠正。

身为血液科大夫,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血象异常的血液病病人。但就目前的经济水平而言,本以为大多数人生活富足,不会出现像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这样营养不良性贫血疾病,但在接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此类病人所占比例并不小,究其原因大部分为饮食结构不平衡,或喜素食、或喜肉食、或有痔疮之类的慢性失血,或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造血原料的吸收。因为铁、叶酸、维生素B12都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造血原料,长期的饮食结构异常或慢性失血必然导致贫血的发生,甚至还会出现其他合并症。所以,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13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