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王女士,是一位资深美食家,同时也有着超乎常人的胃口。虽说“能吃是福”,可与日俱增的体重,以及越来越频繁的腹部疼痛,却让她忧心不已。这不,去医院一查,竟然查出了胆囊结石,而且还不止一颗!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攀高,其中,中年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2-4倍,胆绞痛、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胆囊癌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女性的生活质量,并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
有关调查显示:采集万胆结石病人样本中,有65%-75%都是女性,而且40岁以前的女性居多,7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率也比较高,能达到50%。
图
在我院接受保胆取石治疗的女性患者
重女轻男的胆囊结石
到底是何方神圣?
胆囊结石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它的高发人群仍以中年女性为主,尤其40岁以上、多产、肥胖的女性,占据了这个疾病患者群的半壁江山。
图
来自网络
我院院长、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指出,女性更年期的雌激素代谢会发生变化,使得胆汁中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增高,给胆结石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再加上多次生育、肥胖等女性特有的生理体征,都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一般的胆结石里面,女性占比例稍微多一点。
另外,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
腹痛、腹泻、“老胃病”
警惕胆结石潜伏
黄石丁婆婆67岁十多年前,丁婆婆就有上腹疼痛、嗳气、干呕的症状,她一直以为是“胃病”,结果吃了十多年的“胃药”,才知腹痛真相是胆囊结石。近日,在女儿的陪伴下,丁婆婆来我院治疗,非常幸运的是,婆婆成功保胆取石,多年老毛病终于得以解除。
图
保胆取出的胆结石
随州曾女士39岁忙于服装店的生意,曾女士时常三餐不定,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对于隔三差五出现的上腹部胀痛、恶心、嗳气等症状,她就本能地当消化不良处理了。近期,这些症状变得频繁,而且疼痛也更加剧烈,服药也不管用,去医院检查吓了一跳,胆囊已经化脓穿孔,造成胆囊周围局限性腹膜炎,只能遗憾切胆。
图
从患者胆囊取出的胆结石
黄冈张女士37岁2年前,张女士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胆囊多发结石,医生建议其切胆治疗,不想年纪轻轻就失胆的她,一直在家保守治疗。可最近,她发现问题变严重了,腹痛腹泻变频率,皮肤也开始发黄,医院一查,是结石掉到胆总管里头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再放任下去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随时危及生命。
图
保胆取出的胆结石
安徽刘阿姨52岁说起胆结石,刘阿姨并没有太大印象,因为一点疼痛不适的症状都没有。生活中,她对喜欢吃的红烧肉、油炸圆子等从不忌口,还经常熬夜打牌。这不,终于把结石给激活了,吃啥吐啥,一个月内竟整整瘦了16斤。
图
保胆取出的胆结石
查出结石越早治疗
保胆取石几率越大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食物,缓冲胆道系统压力等功能。盲目切除后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继发胆总管结石、结肠癌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查出胆囊结石(息肉),医院保胆取石,取净结石,保住功能尚存的胆囊。
临床上,有一些患者认为,胆囊结石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用治疗,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无症状胆囊结石如长期不治疗,结石将在胆囊里越长越多,越长越大,并且持续刺激胆囊黏膜,久而久之不仅会导致胆囊功能下降,萎缩、穿孔、化脓等,还可能引发化脓性腹膜炎、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甚至还会引发癌变。
因此,尽早取出人体内胆囊结石这个“定时炸弹”,不仅是胆囊保卫战,更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关爱女性健康
远离结石困扰
年3月8日,是第个国际妇女节,为关爱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帮助正在饱受结石困扰的女性朋友摆脱“心头大石”,并引导其掌握科学预防胆囊结石的方法,医院特在此节日来临之际,推出多重公益活动。
关爱女性健康,远离结石困扰活动时间:3月5日—3月10日
大波福利来袭!
……
…
..
.
0138元
查双部位结石
※就诊前提前预约有效,仅限女性朋友。
02公益征集
8名
全免诊疗
※本活动由省慈善总会相关项目基金支持
03赠送
温馨鲜花
凡来院看诊或陪护的女性朋友,
均可领取女神节鲜花一支;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图
来自网络
04专家直播
在线问诊
3月8日下午15:30,
我院将邀请结石专家线上直播,
科普女性易高发的各类结石问题,
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对一解决
女性朋友相关的疑问
尤其是结石疾病方面的问题。
预约-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