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和卡波环,大家都很熟悉,每次职称考试也都必考考点!
有空记得多看看书。
这个很重要,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简单,一看就会,就怕很多时候一做就错!
先做几个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其波长是( )。
A.nm
B.nm
C.nm
D.nm
E.nm
A.双草酸盐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EDTA盐
E.肝素
3.止凝血试验中常用的抗凝剂为
4.生化检查中常用的抗凝剂为
5.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其波长是( )。
A.nm
B.nm
C.nm
D.nm
E.nm
6.SDS-Hb的吸收波峰是( )。
A.nm
B.nm
C.nm
D.nm
E.nm
7.Cabot环形成的原因可能为( )。
A.红细胞内存在异常血红蛋白所致
B.胞浆中脂蛋白变性所致
C.有核红细胞脱核时产生
D.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原卟啉与铁结合受阻所致
E.胞核残留物
8.关于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作为贫血诊断的指标
B.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C.作为贫血鉴别诊断指标
D.反映机体内红细胞的功能状况
E.作为贫血疗效判断的指标
9.乳酸脱氢酶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其同工酶有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E.2种
答案解析见文章末尾。
第7和第8题考点肯定有做错的小伙伴吧
知识点学习:
卡波环
卡波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曾被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是细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铅中毒患者。
其来源和性质目前尚不明确,其产生可能是:
1.核膜的残余物,卡波环表示核分裂异常.
2.纺锤体的残余物,电镜下可以看到此时形成的纺锤体的微细管着色点异常。
3.细胞质中脂蛋白变性。
在红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结构,呈环状或8字形。
卡波环经常和豪焦小体一起出现,可见于白血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后,溶血性贫血和铅中毒。
多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
在红细胞中出现的一种紫红色呈圆形或“8”字形红细线状环。有人认为该环是核膜的残留物,现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者是由于胞浆中的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HowellJolly小体同时出现。见于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后或铅中毒等。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
网织红细胞介绍
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从原始红细胞增殖到晚幼红细胞阶段共分裂3-4次,约需72小时,红细胞数由一个变为8一16个,细胞核由大变小而浓缩,胞浆中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晚幼红细胞以后细胞即不再分裂,发育过程中核被排出而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从晚幼红细胞发育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小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为天。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
正常人外周血中甚少,如增加,表示红系统增生(如急性溶血,多数溶血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如贫血仍不见增生,可能是重型再障。抗贫血治疗后明显上升,表示治疗有效,反之效果欠佳。故网红的总数或百分比对贫血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非常有价值。是血液最常做的项目之一。
网织红细胞计数
(一)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残存,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胞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结构。
(二)方法活体染色法
(三)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贫、急性失血、缺铁贫、巨幼贫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障、骨髓病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增高
(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
(2)缺铁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减低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鉴别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在诊断正常细胞贫血,或仅蛋白、转铁蛋白结果可以的小细胞时尤为重要;大细胞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常提示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
参考答案:DCBECCBDB
1.乳酸脱氢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在心、骨骼肌和肾脏中最为丰富,
肾以LDH1为主,
骨骼肌以LDH5为主。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肺以LDH3和LDH4为主,肝以LDH5为主。
2.网织红细胞反应的是造血功能,不反应红细胞的功能。
LYQ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