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小宝宝的注意了,这几种病小儿很常

现在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家庭的家长们都拿孩子当个宝似的,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小儿的疾病如何解决,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科普下小儿常见的几种疾病,当得了疾病时如何解决,快来了解下吧。

小儿脐疝

脐疝是小儿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儿。这是由于脐周围腹壁肌肉和筋膜先天发育缺陷所致。每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如咳嗽、哭闹),可见脐部突出一圆形肿物。用手指轻轻按压,肿物则很易回入腹腔而消失。

绝大多数脐疝可以自愈。故2岁以下可暂时不作处理。2岁以上的小儿可在当地外科医生指导下试用胶布贴脐的方法,以促使脐疝早愈。如半年后仍无进步,医院手术治疗。

幼儿急疹不是真正的麻疹

幼儿急疹在南方俗称“奶麻”,即主要发生在吃奶时期的婴儿。其特点是发烧(多数达39~℃),3~4日后自然降热,在热退时全身出现玫瑰色皮疹。故亦称“婴儿玫瑰疹”。皮疹先出现在颈和躯干,很快蔓延到全身。一、二日内消退,不留痕迹。小儿一般情况尚可,虽然发热很高,但精神良好,与麻疹不同。本病预后较好,毋需特殊治疗。但应予隔离,避免传给其他小儿,并加强护理。息病后主要是对症处理,如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时应及时处理,可用头部冷湿敷或服退热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为什么有些小儿吃蚕豆后会发黄?

有些小儿由于吃了蚕豆(新鲜的或干的,生的或熟的),或吸入了蚕豆花粉,或吸吮母亲曾食用蚕豆的乳汁而出现全身发黄,同时小便象葡萄酒或酱油一样;病情严重的可有高热、寒战、昏迷及抽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生命危险,这种病我们称之为“蚕豆病”,俗称葫豆黄。

蚕豆病的发生是由于个别人的红细胞缺乏一种酶,医学上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简称G-6-PD)由于缺乏G-6-PD,红细胞的膜发生改变。当吃进蚕豆或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如呋喃西林、磺胺类、非那西丁或新生儿误用维生素K8、K4,红细胞的膜很易碎裂,红细胞便遭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故蚕豆病实际上是一种急性溶血性贫血疾病。

得了蚕豆病,轻者多能自然缓解、也可用中药白头翁6克,车前草、凤尾草各10克,茵陈15克,煎水代茶服用;或茵陈、槐花各15克,当归、白芍、泽泻、猪苓各10克,另加血余炭调服。医院治疗。如能及时采取措施,预后是良好的。但以后应禁食蚕豆。

小儿为什么会夜啼

小儿夜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如室温过高、被子太厚、饥饿、尿布潮湿、蚊虫叮咬等等。经过细心、合理的护理,解除了以上不舒服的原因,小儿就再不吵闹了。二是由于疾病引起,如佝偻病、急性中耳炎、维生素B1缺乏、尿布疹(红臀),蛲虫病或夜间发热等。医院检查清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病治好后,小儿就会安静入睡。还有因白天睡多了,夜晚来了精神而哭闹的。这也要请教医生,入睡时吃点镇静剂,几天后便可将不良习惯纠正过来。

小儿囟门隆起或下陷意味着什么?

小儿出生时可以看到头顶部的前方有一个菱形的颅骨缺损区。仔细看还可以见到有搏动。这个头顶骨缺损区叫“前卤门”。大约1~1.5岁便完全闭合。平时前囟门是平的,不太紧张。当有疾病时可以隆起或下陷。

前囟隆起说明颜内压力增高,见于多种颜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脑积水等等。服用一些药物后也可以出现前囟门隆起,称为“良性颅内高压”,停药后此现象很快消失。

前囟下陷说明有重度失水,最常见于重型婴幼儿腹泻、长期饥饿等。失水愈重,前囱下陷愈深。因此,当发现小几前医院检查。

什么叫夏季热?

夏季热是小儿特有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主要表现是在夏季气候炎热期间,小儿持续发热,有时可达2~3个月之久。肛温在38.5~41℃之间,无一定规律,气温愈高,体温也愈高。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每天可排尿20次以上,且尿清长)、少汗等症状。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均属正常。至秋凉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自行消失。但次年可复发,唯症状比第一年轻。

夏季热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的缘故。3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就很少发生。

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认为凡在夏季持续发热都是夏季热,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在各项检查都正常,排除了其他发热性疾病的可能时,才考虑是本病。由于持续发热(尤其是高热),对小儿身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多采取物理降温。应设法给小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如室内要通风,尽可能降低室内温度。每日用温水擦浴,注意营养,多饮盐开水。亦可服用中药,如大背叶、青蒿各10克,生地3克,麦冬6克。如发热时间长者,身体抵抗力差,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d/7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