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群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新浪微博:
中公医疗考试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中公湖北卫生人才网帮助大家梳理医疗卫生系统考试难点解析,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HA);按病因可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HA,如下所述: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HA
1.红细胞膜异常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膜蛋白异常: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1)磷酸戊糖途径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等。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此外,核苷代谢酶系、氧化还原酶系等缺陷也可导致HA。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1)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S、D、E等。
(2)珠蛋白肽链数量异常:地中海贫血。
4.血红素异常
(1)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如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根据生成的卟啉种类,又分为原卟啉型、尿卟啉型和粪卟啉型。
(2)铅中毒:影响血红素合成可发生HA。
(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HA
1.免疫性HA
(1)自身免疫性HA: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冷凝集素型、D-L抗体型)HA;原发性或继发性(如SLE、病毒或药物等)HA。
(2)同种免疫性HA: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HA等。
2.血管性HA
(1)微血管病性HA: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等。
(2)瓣膜病: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及人工心瓣膜、血管炎等。
(3)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3.生物因:大面积烧伤、血浆中渗透压改变和化学因素如苯肼、亚硝酸盐类等中毒,因引起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溶血。
扫一扫,调戏我!
事业单位统考,你来问,我来答,第一时间获知最新考试信息,而且还有备考资料相送!你约我就送!
预约点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惊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