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没几天,你或许会发现宝宝的小脸突然变得黄黄的,这让很多缺少育儿经验的新手爸妈变得不知所措。宝宝得黄疸啦!这是怎么回事?
针对“新生儿黄疸”这个话题,小编今天就给新手爸妈们深度剖析一下~
宝宝黄疸是由于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多导致的。
在“新生儿黄疸”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里,让我们先把这个“幕后黑手”——胆红素押上台来!
下面,便是根据胆红素的“招供笔录”整理而来……
话说,这胆红素的母亲,正是人体内举足轻重的血红蛋白,它们负责把氧气从肺运送到身体各处,再把二氧化碳运回到肺。
红细胞在血液里流动久了,也会慢慢老化。肝、脾、骨髓等器官里的单核吞噬细胞会将衰老、异常的红细胞吞噬,在红细胞被破坏之后,大量血红蛋白就会被释放分解,从而生成游离的胆红素。
正常来说,这些胆红素会由肝脏代谢,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但因为刚出生的宝宝体内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而且肝脏功能不成熟,当大量的红细胞破裂、胆红素产生速度超过清除速度时,胆红素就在体内累积,导致宝宝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
通常足月宝宝出生2~3天左右开始出现黄疸,后逐渐加重,在4~5天达到高峰期,之后逐渐减退。
主要表现是面部、结膜和躯干发黄,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不太明显。
因为宝宝的肝功能是正常的,只是胆红素的暂时堆积,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对宝宝的影响不大。
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就说明黄疸不严重,大概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黄疸就能完全消退了。
不过,早产宝宝的黄疸产生和消退都要慢一些。
但是,还有那么一部分的宝宝,属于“病理性黄疸”,宝妈宝爸们可要警惕了!
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造成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导致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
引起病理性黄疸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
11、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是O型,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或者母亲是RH阴性血,就很可能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溶血性黄疸。红细胞被破坏,太多的胆红素释放并累积而导致黄疸。
22、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红细胞膜先天缺陷而不能正常工作,引起溶血性贫血。
有些患者在新生儿期间可能不发病,但长大后吃了蚕豆,会出现溶血和贫血,这种病也叫蚕豆病。
33、胆红素排泄系统堵塞:因为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原因,导致胆红素排泄系统被阻塞,出现阻塞性黄疸。因为我们便便的颜色主要来自于胆汁,而阻塞性黄疸的宝宝因为便便中缺少胆汁,所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白陶土样”的大便。
44、感染:这也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多见,有些是宝宝出生前在宫内已经发生感染,有的则是在出生后被感染。
除外以上这些因素,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等都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
有时生理性黄疸也会引起病理性的损害,所以新生儿黄疸一定要早就诊、早治疗,按照科学的方法给宝宝药物防治、照蓝光,来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代谢。
如果血清胆红素含量太高,或宝宝出现了早期核黄疸的症状,就要用换血来防止核黄疸发生,这是降低胆红素最快的办法。
这就是黄疸以及胆红素的前生今世,家长们了解了吗?
如果医生检查后发现胆红素水平高,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足够重视,药物和光疗,其实大部分宝宝的黄疸都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家长不要太紧张。
护理照料上,多给宝宝母乳喂养,多吃多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