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商报见习记者刘鹤洋
春末夏初来势汹汹的“蚕豆病”,家长一定要当心
出生45天的冰冰宝宝因为感冒,妈妈给服用了一些保婴丹,虽然感冒症状有所好转,但是紧接着出现了酱油色尿和低烧的现象,不知所措的冰冰爸妈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宝宝不是单纯的感冒,而是得了“蚕豆病”。
那么,什么是“蚕豆病”呢?就此问题河南商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刘晓景医生,据介绍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于患者身体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通常表现为食用蚕豆后会突发急性血管内凝血,有此病的宝宝,如果母亲吃了蚕豆,宝宝吃母乳仍可发病。
春末夏初,正是蚕豆成熟以及大量上市的时候,蚕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不仅色鲜味美,更是非常可口,但是却有少数人吃蚕豆后发生中毒现象,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多见于男孩儿,大多在9岁以下发病,这就是传说中的“蚕豆病”。
你知道吗?蚕豆病有多“凶残”?
在宝宝第一次吃蚕豆时,一定要少吃,同时也要观察宝宝的的变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医院就医。
1、皮肤:面色苍白或苍黄,伴有黄疸。
2、泌尿系统:小便呈酱油色、浓茶色或血色,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脾大。
4、全身症状:畏寒、发热、严重时可出现神志不清,甚至休克、生命危险。
注意!这些药物蚕豆病宝宝是不能吃的!
不仅是对于新鲜蚕豆,有很多药物蚕豆病宝宝也是不能吃的,在此刘晓景为家长们列举了一个清单,查出患有蚕豆病的宝宝在日常用药方面也要额外注意:
在中草药方面除了必须隔离的各种蚕豆以及蚕豆制品,一些中草药也不能服药,如珍珠粉、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等。
退烧药类也有局限:去痛片、阿斯匹林、使痛宁、奎尼丁、安他唑林、小儿退热栓、左旋多巴、安痛定等。
禁用消炎镇痛药:消炎痛、甲芬那酸、保泰松等。
其他禁用药物:利眠宁、甲基多巴、利福平、奎宁、氯霉素、氯磺丙脲、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薄荷、樟脑、臭丸、冬青油、颜料、平安膏禁用,跌打酒等含有牛黄的日用品也是需禁用的。
蚕豆病怎么来预防?
刘晓景告诉河南商报宝姨,虽然蚕豆病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药物,但是做好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注意事项要做好:
1、有蚕豆过敏史的父母对孩子吃蚕豆应特别慎重;以前出现过类似现象,就不要吃新鲜的蚕豆和干蚕豆,也尽量不吃用蚕豆制作的各种食品,如酱油、豆瓣酱、粉丝等这些。
2、患儿的母亲在哺乳期,也不要吃蚕豆。“毒性物质”会通过母乳进入宝宝体内,虽然婴儿没有吃过蚕豆,可妈妈吃了蚕豆,小宝宝也会得蚕豆病,但妈妈却安然无恙。
3、如果家族中有蚕豆病患者的话,一定要让婴幼儿禁食蚕豆,避免接触蚕豆花粉;尤其现在踏青季节,不要在种有蚕豆的田间游玩;即使路过的话,也要避而远之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宗雷编辑/王国哲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