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总结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分类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乙肝病毒会不断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大概25%~40%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最终会死于肝硬化和肝癌。所以,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于阻止肝硬化进展、减缓代偿期肝硬化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根据给药方式分为两类:口服核苷酸类药物和针剂干扰素肌注。

口服药物目前有五种: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优点:起效较快,病毒很快被控制。但是缺点是应用时间长,疗程不确定,且容易发生耐药。几乎所有的核苷类药物都有耐药风险,只是出现的程度和时间早晚不同而已,还有会出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

另一类肌注的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两种,前者需每日注射,后者多为一周注射一次。有国产和进口,两者缺点很明显:治疗过程麻烦,适用范围窄(只能用于慢性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价格较贵,副作用多(类流感综合征、骨髓抑制、神经精神症状、失眠、轻度皮疹、脱发、间质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还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且干扰素的有效率相对较低;但优点是疗程较固定,一般为6-12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干扰素停药后药效持久,复发率低,没有病毒变异。

一旦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也不得自行停药,并且要定期复查相关的检测指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每天一次,应答后隔天一次,疗程6-12个月;

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u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0-1.5ug/k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d/1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