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相信大家对于贫血都是有所了解的,但是通常我们说的贫血,只是缺铁性贫血而已,比较严重的贫血属于溶血性贫血。严重的急性血管内的溶血,直接会造成急性的肾衰竭、休克等致命的并发症,患者应该积极应对。本文主要介绍患者应该在配合专业医生治疗的同时,如何辅以食疗进行补血养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4小时专家
血溶性贫血饮食禁忌1、溶血性贫血吃什么好
日常应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2、溶血性贫血不适宜吃什么
溶血发作期不宜吃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红细胞自身发生异常导致的,有的是红细胞由于外部异常引起的。治疗上还是要针对病因,比如说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话,就要脱离药物等可能会诱发溶血的因素。
自身免疫性的话一般是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比较严重的溶血情况需要输血以及脾切除。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是致敏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场所。
很多原因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如劳累、精神刺激或感染,可见人们平时的生活调理多么重要,血管内溶血是由于红细胞本身异常引起,本病病机为虚夹杂,病及多为气血两亏,肾则脾肾俱虚,平素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禁忌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辛辣滋补之品亦当避免或少食,时时顾护脾胃。
溶血发作期不宜吃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宜吃碱性食物,如豆腐、海带、奶类及各种蔬菜、水果等;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肛周感染;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但不可过度疲劳。
老年人溶血性贫血怎么吃?
老年人的免疫力比较低,所以患病的机率就高了,免疫力的下降,是会导致多种病菌的入侵,进而引发血红细胞的异常,从另一方面来说,血红细胞的寿命就会随之缩短,这就可能引发老年人患上溶血性贫血疾病。
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的病种很多,其治疗也必需要因人而异的,并不是简单的治疗就可以完事的,还需要有正确的诊断,这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关于这种疾病有没有什么不可以吃的食物呢?这就来看看。
一、不宜吃酸性食物
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
二、以下食疗有助老年人身体的恢复
(1)枸杞大枣小米粥
枸杞子20克、大枣50克、山药20克、花生米20克、小米50克、加水ml煮粥食用,用于溶血发作间歇期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者。
(2)人参冬虫夏草炖鸡
人参10克、冬虫夏草乌鸡一只、扁豆20克、加水适量、加盐油调味、文火炖2小时,饮汤食肉。治疗溶血间歇期气血虚,见乏力自汗气短懒言者,有阴虚见证者慎用。
(3)精神调理
正确对待疾病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精神紧张调清志勿激动可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增强体质但气血亏虚者勿练气功以免动气耗血加重气血虚
要说到这些忌口的东西还是要多加留意的,这样才会有助于缓解病情,然而对于有益的,当然要适量的多吃一些,这样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功效。
所以说饮食的调养是很重要的,加强身体锻炼也是一样的,放松心情,对于病情的缓解也相当有益。
妊娠期贫血补铁食疗要点?
妊娠期贫血补铁食疗六要点
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范畴。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
贫血对母儿可造成一定危害。所以一旦发生了妊娠期贫血准妈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物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存在,食补要注意铁的食物来源和影响因素。
1.血红素铁是猪肝、猪血及动物性食物所含的铁,它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可被肠黏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因而吸收率高,一般可达20%~30%。
2.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它主要以氢氧化铁络合物形式存在,需要在十二指肠还原成二价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
3.食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氨基酸、果糖等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还原成二价铁,并与之结合成可溶性螯合物,使铁在高pH条件下也能呈溶解状态,有利于铁的吸收。
4.粮谷类、蔬菜、蛋类食物存在的磷酸盐、植酸、草酸、鞣酸、卵黄高磷蛋白等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妨碍铁的吸收,因此植物中的铁吸收率低,多在10%以下。
5.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对铁的吸收有利。缺铁性贫血往往和维生素A缺乏同时存在,给维生素A缺乏者补充维生素A,即使铁的摄入量不变,铁的营养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6.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可影响铁的吸收,但某些纤维素和甜菜纤维似乎不抑制铁的吸收。
有研究表明,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会逐渐增高。孕20周后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已趋严重,贫血发生率可达25%以上,而此时期铁缺乏率可达80%。因此这个时期的孕妈妈尤其要小心预防贫血的发生。
妊娠期贫血应该如何饮食
妊娠期贫血应该如何饮食呢?贫血是妊娠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孕期血浆量增加但血液内容物如血细胞数目增长较少,就很容易出现贫血。孕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我国统计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病率为10-20%。
贫血对妊娠妇女、胎儿均有不良影响。因贫血导致子宫缺血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者容易患产褥感染,贫血孕妇的胎儿出现早产、死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孕妇,新生儿体内储铁过少,可能在1-2岁发生贫血。WHO制订的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低于g/L。由于铁在血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补铁成为最主要的干预手段。
妊娠过程中应多吃含铁量、含优质蛋白质、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铁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以动物类食品的血红素铁吸收更好,因此应每天补充瘦肉(牛肉、羊肉、猪肉)、蛋类、奶类,每周2-3次动物肝脏,此外黑木耳和海带也是含铁很丰富的食品。
对于产前就有贫血的人,每天摄入20mg以上的铁是比较困难的,应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除了保证铁的摄入量充足外,更应注意的是保证铁的良好吸收。铁是在十二指肠吸收,并且需要一定的酸性环境,如果胃酸偏低就会影响吸收,应给病人提供适量的酸味食物或者配合维生素C。
新鲜蔬菜中和水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且能将食品中氧化型铁转变为还原型铁,更易于吸收。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但有一定的造血效果,而且有提高铁吸收率的作用。对于严重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而且接近临产期的孕妇,可给予输血治疗。临产时还可以服用维生素K等止血剂以防产后出血过多而加重贫血。
溶血性贫血皆宜的六款营养食谱
溶血性贫血会导致红细胞寿命减短,该病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确定,能明确病因的溶血,需消除病因才能根治,得了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下面我们来看看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食谱。
一、龙眼枸杞粥
原料:龙眼肉、枸杞各15克,黑米、粳米各50克。制作:将龙眼肉、枸杞、黑米、粳米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养肝益血,补血生血,可治疗肤色苍白,食欲不佳。
二、当归羊肉汤
原料: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克。制作: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水2碗,煎煮30分钟。加盐、佐料少许调味。
功效:补气益血,祛寒止痛。
三、冬虫夏草炖鸡
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对人体造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因为虫草多糖能提高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
原料:乌鸡1只,选用天然虫草素较多的福临门冬虫夏草5克,薏苡仁30克,当归10克,加水适量,入油盐调味,文火炖2小时。食肉饮汤。连续服用几次大部分溶血性贫血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四、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五、枸杞蒸母鸡
原料: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
六、花生红枣羹
原料红枣(去核)克,连衣花生克,黄豆克,加水后先以武火烧沸,转以文火慢慢熬至浓稠似胶时即可。
医院采用王吉光老院长和王建红院长及王建峰副院长等王氏家族传承四代的祖传中医特色理法方药,结合美国及国际最前沿生物细胞治疗技术,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独创了肾、脾、骨髓三经同治的“非输血、非化疗免疫平衡”疗法治疗各种血液病,打破了白血病靠化疗,贫血靠输血的传统疗法,以见病思源,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等理论,采取独特的配方兴奋骨髓,运用“清毒换髓法”、“活血化瘀法”、“基因逆转法”三联综合疗法,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与微循环,恢复造血干细胞功能,诱导不正常的幼稚细胞分化凋亡,使造血干细胞有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而恢复功能,使血象逐步恢复正常,并进行立体式、多把点、多脏器的协同治疗从而达到治愈血液病的目的。
在充分传承祖国传统医学体系与挖掘开发中药特色制剂基础上,医医院医院和美国国际医学中心战略技医院,医院、医院知名专家教授应诊查房,并引进了美国最新前沿高端创新技术、设备与外籍专家指导,已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新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石家庄医院,下属血液肾病研究院、华亚中医药研究所,燕赵中医疑难病研究所,现代血液病肾病研究院是经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民政厅,石家庄市卫生局联合正式批准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以中医中药治疗血液病肾病大型正规的医疗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