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病因和个体特点,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
贫血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症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资料统计,老年贫血的患病率约为50%至55%。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产生贫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退,造血组织在70岁以上老人体内可减少一半,80岁时仅为成年的29%。
其次,老年人睾丸素分泌不足,而雄性激素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并通过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而有利于造血,因而贫血在老年男性更为明显。第三,老年人胃壁细胞退行性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造成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吸收障碍,加之老年人食欲降低、进食单调、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酸剂、阿司匹林等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第四,老年人免疫器官衰退,免疫功能失常,故易发生骨髓造血紊乱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除头晕乏力、心慌、气短、肢体浮肿外,还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舌炎、口炎、味觉异常等。严重贫血时可发作心绞痛,重度缺铁时可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其他较为突出的精神神经症状有健忘、失眠、头晕、晕厥、平衡失调、感觉异常、视觉紊乱、反应迟钝,甚至可发生精神错乱、妄想和抑制,常被误诊为老年精神病,其实这些均是老年人贫血的特殊表现。当贫血纠正后这些症状会消失的。
老年人贫血的治疗要有针对性,首先须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缺铁性贫血应口服铁剂,铁剂应忌与茶及其他制酸剂同服,否则影响铁剂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人要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样化,多食大枣及花生、阿胶等补血之品。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而藏精化血,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我们根据老年人脾肾功能衰退又往往兼有多种慢性疾患的特点,采用健脾补肾为主,或兼活血通络、或兼疏肝理气、或兼化湿清热等治法,针对病因和个体特点,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收到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伤肠胃,安全无副作用。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人生不容易每晚十点这是一份可以枕着入眠的身心读物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