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思路

年,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kidneyinjurynetwork,AKIN)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了急性肾衰竭研讨会,建议将ARF改名为AKI。

AKIN将AKI定义为:病程在3个月以内,包括血、尿、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所见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

AKI的诊断标准为:肾功能在48h内突然减退,表现为至少两次血肌酐升高的绝对值≥26.5μ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0.5ml/(kg·h),时间超过6h(排除梗阻性肾病或脱水状态)。

良好有序的诊断思路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前提,AKI是一个肾内科急症,更需按正确诊断思路迅速做出诊断,尽早治疗。AKI可参考下列思路进行诊断:1.是不是急性肾损伤?如果一个病人在医师密切监护下,观察到肾功能迅速坏转,并达到AKI标准,则确诊毫无困难。但是,不少病人病史不清,无法判定既往有无肾脏病,而就诊时已肾衰竭,那么,此时肾衰竭是AKI或慢性肾衰竭(CRF)即需认真鉴别。如下方法对此鉴别能有所帮助:1.1临床资料下面资料可供鉴别参考:

有否夜尿多病史?夜尿多系指夜间尿量超过全日尿量1/2,提示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有此病史者多为CRF。

是否早期出现少尿?少尿系指每日尿量少于毫升。部分AKI病人肾衰竭尚欠严重即出现少尿,而CRF病例唯到终末期(肌酐清除率<10ml/min)才呈现少尿,因此,如果肾衰竭早期即出现少尿多提示为ARF。

是否出现贫血?CRF几乎均有贫血,肾小球性及肾血管性AKI也多出现贫血,而肾小管性及肾间质性AKI则多无贫血或仅轻度贫血,因此不伴贫血的肾衰竭,多提示肾小管性或肾间质性AKI。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引起的AKI可出现重度贫血,AKI时急性扩容可导致轻、中度贫血。

上述资料对鉴别急、慢性肾衰竭虽有很大局限性,但仍有参考价值,不应忽略。

1.2影像学检查

虽然各种影像学检查均能检测肾脏大小,但是临床常用B型超声检查。AKI时肾脏常明显充血、水肿,故双肾体积常增大;而CRF时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故双肾体积常缩小。为此,双肾体积增大者多为AKI(肾淀粉样病变或糖尿病肾病所致CRF早期,有时双肾体积亦大,应予鉴别),而双肾体积缩小者均为CRF。但是,必须注意有时AKI及CRF早期,病人肾脏体积并无增大或缩小,此时影像学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竭鉴别则无帮助,而必须依赖其他检查。1.3实验室检查

①主要能用于AKI、慢性肾衰竭鉴别的化验是指甲肌酐检查,近年又有头发肌酐检查的报道。指甲从根部长至前缘约需3~4月,所以用修剪下来的指甲检测肌酐,此指甲肌酐值即能反映3~4月前血肌酐水平;同理,头发每长出20mm约需1月时间,所以剪下距根部20~40mm的头发测定肌酐,其值即能反映1个月前血肌酐水平。所以,指甲(头发)肌酐正常而SCr明显增高者,提示AKI;指甲(头发)肌酐及SCr均增高者,提示CRF。指甲(头发)肌酐化验常指在肾脏影像学检查对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无帮助时(即肾脏大小正常时)才应用。

②血清钙、磷浓度对AKI和CRF的鉴别意义不大。1.4肾活检

在上述方法不能准确鉴别AKI和慢性肾衰竭时,常需作肾活检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诊断是鉴别AKI和CRF的金标准,既往有研究表明例肾衰竭患者(其中82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期长短是区分急、慢性肾衰竭的基础。CRF50例中竟有半数病期不足1年,其中三分之一起病较急,病期少于3个月。因此,病期长短作为论断依据尤其是CRF并不可靠。文献资料显示,经肾活检后更改诊断的比例较高。

上面介绍了四种急、慢性肾衰竭的鉴别方法,其中影像学检查意义最大,并最少出现检查误差。但是在进行具体鉴别诊断时,仍必须考虑各种检查结果,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不可偏颇。不能准确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时,常需作肾活检病理检查。2.是哪种急性肾损伤?AKI确诊后,即应鉴别它是哪种AKI,是肾前性、肾后性或肾性?这三种ARF的治疗及预后十分不同,故鉴别非常重要。2.1是否肾前性AKI?肾前性AKI是各种病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为此,肾前性AKI有如下临床特点:

①具有导致肾脏缺血的明确病因(如脱水、失血、休克、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肝功能衰竭或严重肾病综合征等);②病人尿量减少(不一定达到少尿),尿钠排泄减少(<20mmol/L),尿比重增高(>1.),尿渗透压增高(>mOsm/L);③SCr及血清尿素氮(BUN)增高,且二者增高不成比例,BUN增高更明显(当二者均以mg/dl做单位时,SCr:BUN为1:>10);④病人尿常规化验正常。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即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代谢产物体内蓄积;而且,肾脏缺血使原尿生成减少,原尿在肾小管中流速减慢,导致肾小管对水、钠及尿素氮重吸收增加,故而产生上述实验室检查表现。长时间的肾脏缺血可使肾前性AKI发展成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即从功能性AKI发展成器质性AKI,二者治疗方案及预后十分不同,因此,肾前性AKI常需与ATN鉴别。尿诊断指数化验(不拟在此详叙,请参考有关资料)对此鉴别有很大帮助。除此而外,也可做补液试验或速尿试验帮助鉴别。①补液试验:1小时内静脉点滴5%葡萄糖0ml,观察两小时,若尿量增加至每小时40ml则提示为肾前性ARF,若无明显增加则提示为ATN。②速尿试验:补液试验后尿量无明显增加者,还可再做速尿试验进一步鉴别。即静脉注射速尿mg,观察两小时,同补液试验标准判断结果。2.2是否肾后性AKI?肾后性AKI是由尿路梗阻引起的肾衰竭。尿路梗阻后梗阻上方压力增高,导致肾小囊压增高,滤过压减少,从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体内代谢产物潴留。肾后性AKI常有如下临床特点:①有导致尿路梗阻的因素存在。尿路梗阻多由尿路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尿路内、外肿瘤,尿路结石、血块或坏死肾组织梗阻,前列腺肥大等),但也可由尿路功能性疾病导致(如神经原性膀胱)。②临床上常突然出现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即称为无尿),部分病人早期可先无尿与多尿交替,然后完全无尿,SCr及BUN迅速上升。③影像学检查常见双侧肾盂积水,及双输尿管上段扩张。若为下尿路梗阻,还可见膀胱尿潴留。但是又必须强调,若尿路梗阻发生非常迅速(如双肾出血血块梗阻输尿管,或双肾结石碎石后碎块堵塞输尿管等),因肾小囊压迅速增高,滤过压迅速减少,患者立即无尿,此时则见不到肾盂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对这一特殊情况要有所认识。肾后性AKI主要应与呈现无尿的肾性AKI鉴别,鉴别关键是检查有无尿路梗阻因素及影像学表现存在。2.3是哪种肾性AKI?在肾前性及肾后性AKI均被除外后,肾性AKI即成立,此后即需进一步鉴别是哪种肾性AKI?肾性ARF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四类:肾小管性、肾间质性、肾小球性及肾血管性AKI。在临床表现上,肾小管性及肾间质性AKI有很多相似处,而肾小球性及肾血管性AKI也十分相似,故下文就将它们分成两组做鉴别。该两组AKI的鉴别要点如下:①基础肾脏病病因:ATN及急性间质性肾炎(AIN)常有明确病因,ATN常在肾缺血(如脱水、失血、休克等)或肾中毒(药物、生物毒素、重金属等中毒)后发生,AIN也常由药物过敏或感染引起,寻获这些病因,再结合临床表现,确能帮助诊断。可是,肾小球或肾血管性AKI多难找到明确病因。②肾衰竭发生速度:ATN及AIN在致病因素作用后,常迅速(数小时至数天)发生肾衰竭,而肾小球性AKI(如急进性肾炎及重症急性肾炎)及肾血管性AKI(如肾脏小血管炎或微血管病)肾衰竭发生相对较慢,常需数周时间。③肾小管功能损害:AIN常出现明显肾小管功能损害,其中肾性尿糖对提示诊断很有意义,而其他各种肾性AKI几无肾性尿糖出现。④尿蛋白排泄量:除了非甾类消炎药导致的AIN外(该类药在导致AIN的同时,也能诱发肾小球微小病变病,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超过3.5g/d),其他AIN及ATN病人尿蛋白排泄量均不多,仅轻至中度蛋白尿,绝不出现大量蛋白尿。而肾小球及肾血管性AIN病人,尿蛋白量常较多,其中不少病人可呈现大量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⑤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AIN及ATN病人并不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而肾小球性(如急进性肾炎及重症急性肾炎)及肾血管性(如肾脏小血管炎)AKI病人几乎均有典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上述各点可供临床鉴别时考虑,确切的鉴别诊断仍需依赖肾穿刺病理检查。3.致急性肾损伤的病因是什么?在明确AKI的性质(肾前性、肾后性或肾性)后,还应力求明确致病病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要明确AKI病因,除需认真进行临床分析及各项辅助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等)外,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检查导致肾性AKI的基础疾病)仍必须依靠肾穿刺病理检查。

资料收集:吴克非审核:蔡楚丹

汕头大医院肾内二区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y/1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