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了外国建筑师,链接点进去看看:
早年旅沪外国建筑师住在啥地方?
我们再来看中国建筑师自宅,先奉上一份《中国建筑》杂志创刊号封面。
《中国建筑》于年11月创刊,中国建筑师学会主办,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月刊,出版至7年月为止,共出5期。《中国建筑》离不开中国的建筑师,当时的上海汇聚了不少年轻有为的“海归”建筑师以及本地专科院校培养的建筑人才,大家在上海这个大市场为甲方客户埋头画图,,出了一稿又一稿,可能,也往往,终稿就是初稿。《建筑月刊》目前在旧书市场热门,喜欢上海老房子的朋友都有收藏一套的想法。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成立和《建筑月刊》发行,让更多人了解建筑设计是怎么回事?如下这张老照片比较珍贵,我们的专题也从这张照片开始。
拍摄日期为年1月1日,拍摄地点为巨泼来斯路号郑公馆,到会会员有:陆谦受、吴景奇、杨锡镠、薛次莘、巫振英、奚福泉、杨廷宝、罗邦杰、孙立已、董大酉、林澍民、范文照、徐敬直、庄俊、黄耀伟、李锦沛、赵深、童寯、陈植。还有:(新会员)顾道生、张至刚、黄元吉、杨润玉、李惠伯、许瑞芳、王华彬(董大酉手下)、浦海、葛宏夫、庄允昌、张克斌(李锦沛手下)、丁宝训.....未查到自宅详细地址的十位建筑师稍微介绍一下,①薛次莘: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土木工科學士。曾任美國紐約鐵路公司計劃師。現任上海市政府工務局第四科科長、國立中央研究院建設工程顧問(《当代中国名人录》1年版);②杨廷宝:九江路一一三號基泰工程司建築師(《上海重要人名录》年版);③黄耀伟:曾和谭垣合伙开设建筑事务所;④童寯:仅留下工作单位 白賽仲路61號電話
EdeFG
61FushingW(GdeBszon)
过养默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建筑公司,他担任总经理,几位合伙人中,吕彦直比较有名,南京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曾住四川路9号(《中国名人录》年版)。
奚福泉:永福路88号
过养默:永福路15-17号
②国际饭店总经理孙立己是建筑师出身
永福路之外,我们看着如上那张合影,对出几位建筑师曾居住过的自宅地址。
巫振英建築師
西摩路60弄17號電話
-年均在此居住
羅邦傑年53歲廣東人建築師
住址 極司非而路37弄11號
(《上海百业人才小史》年版)
孫立己
古拔路一九七弄六七號
多啰嗦一句,看孙先生简历,发现了这样一段话:一九○三年生於上海。孫君爲前京奉鐵路總辦,江蘇省建設專員,唐山大學校長孫鴻哲公之哲嗣。
江苏省建设专员?哈哈,他爹孙鸿哲曾担任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安排儿子在手下还不方便?这样的例子在徐敬直简历也有。孙先生后来担任国际饭店总经理,没想到。当年报刊上关于国际饭店建造的很多报道,都是他提供的,邬达克对他肯定服帖,甲方,又是建筑师出身。
-年,孙立己先生都住在古拔路弄四行储蓄会开发的员工宿舍区——古拔公寓(CourbetApts.),如今的古柏小区,但孙先生两个年份登记的住址不同,年居67号;年换70A,而年地图上只有70号???
SunLC
Ps70AFumin(AmCourbet)
孫立己(SunLi-Chi) 銀行界:鹽業金城中南大陸銀行四行信託部滬部襄理,國際大飯店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國際大飯店總經理。 原籍江蘇無錫,一九○三年生於上海。孫君爲前京奉鐵路總辦,江蘇省建設專員,唐山大學校長孫鴻哲公之哲嗣。一九二五年畢業於唐山大學土木工程科,得學士學位,次年留學美國,一九二八年畢業於美國意利諾大學得建築工程科學士學位;一九二八至三一年在紐約城業建築師。 一九三一年囘國,在上海建築師事務所服務一年;同年任四行儲蓄會地產部顧問;一九三三年迄今,任四行信託部滬部襄理;一九三六年至現在兼任國際大飯店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及任該公司所經營二十二層大廈國際大飯店之總經理。 辦公 盧學溥(盧澗泉,见上图),年68歲,浙江桐鄕人,前淸舉人。前淸時氏曾任兩江督署外交科長;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財政部公債司第一科長;3至19年,任該司司長;至年任財政次長;至33年被選為交通銀行副總裁及董事長;3至35年任上海造幣廠廠長;7至37年中國銀行監察人;0年迄今任浙江實業銀行常務董事。哲嗣奉璋君現業建築師。辦公 (《上海百业人才小史》,年版)。YangSihZungLNYuyuan(Yuyuen)(年上海电话号码簿记录)-年,杨锡镠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静安寺附近。其代表作是在静安寺附近的百乐门大饭店舞厅(ParamountDancingHall)。
杨锡镠的另一件设计作品在静安寺路上,大陆游泳场。链接点进去看看:老图新趣():夏天酷热想起大陆游泳场
还有一位杨姓建筑师住在愚园路,愚谷邨37号,厉害的是,愚谷邨由他设计。
楊元麟(楊抱文),年1歲,上海市人。住址:愚園路弄7號;電話:;辦事處:南京路慈淑大樓55華信建築師事務所;電話:。萬國函授學校土木科畢業,服務建築事業垂0年,曾設、計監造德豐紗廠、華陽染織廠、鼎新染織廠、新一染織廠、華成烟廠、大東烟廠、中華琺瑯廠等各種工業建築及愚谷邨、湧泉坊、瑞芝邨等各種住房工程,其他各處大住宅多座。現正研究世界和平後復興時代建築之要點(《上海百业人才小史》,年版)。YangCC
Ln37Yuyuan(Yuyuen)
年,杨元麟去台湾发展,继续华信建筑师事务所业务。
年,李英年登记自宅在渔光邨号,这是一位有点被忽视的建筑师。和杨元麟一样,他也住在自己设计的渔光邨里,从《近代哲匠录》一书里,我们挑了一些李英年设计作品,都是大亨巨贾富二代买单。
在浙江兴业银行信托部工作的李英年做的是建筑设计,如:
上海霞飞路沙发花园浙江兴业银行上海总行信托部甲、乙、丙三种住宅(大仑营造厂,8.86万元);上海霞飞路地册/号,朱懋秋3层花园洋房1幢(大仑营造厂,6.35万元);上海霞飞路沙发花园罗郁铭大小住宅18幢(大仑营造厂,16.3万元);渔光村;四维村;上海新闸路三元坊罗郁铭单双楼房15幢(大仑营造厂,66,元)....需要做些解释:①朱懋秋是富二代,来自“叉袋角朱家”(《静安区地名志》:叉袋角。习称地名。位于本区北部。在海防路、淮安路、西苏州路相交处,地属江宁路街道。),他的兄弟朱斗文比较有名。朱懋秋的花园洋房在霞飞路号,再查年的上海电话号码簿,我们发现原来淮海中路11弄里最大的那栋西班牙花园洋房属于朱懋秋府邸,前不久,我们刚刚带队探访过。②四维邨的四维表示”羅“(罗),他是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罗郁铭。③上方花园的部分花园洋房的设计出自李英年之手。
5年3月,李英年经庄俊、童寯介绍,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有说溧阳路的浙兴里由李英年设计,存疑。同济大学钱宗灏教授认为:上方花园由新马海洋行的华人建筑师刘鸿典、李英年、马俊等人担纲设计....(来源:《老上海的顶级花园里弄》),我们认为,上方花园的建筑设计由中方主导,马俊应该是马俊德。
由李英年带出浙江兴业银行信托部建筑师群体,李英年当年合作的同事们有三位东北人,其中,李英年和马俊德后来离开兴业银行,自组建安实业公司,还做建筑设计,郑时龄在《海上遗珍之复兴路》认定复兴西路13号为李英年设计,不清楚是职务之作还是独立设计。马俊德后来去台湾发展。
馬俊德建築師辽宁人
(一)北京路浙江興業銀行信託部
(二)福履理路三一六弄四號
電話:一五六六六
劉鴻典建築師辽宁人
(一)北京路浙江興業銀行信託部
(二)新閘路一一一六號
(八一三後,刘創辦宗美建築學院,專以培養建築人材,
迄今數載,氏感覺人生從事敎育事業為愉快云)
電話:一五六六六
鐵廣濤(字伯淵)四十八歲,瀋陽市人
國立東北大學建築系學士
曾任上海范文照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浙江興業銀行信託部建築師
(注:马俊德和铁广涛是校友)
上方花园被公认为上海优秀老洋房小区,链接点进去看看:
①号外!上方花园3号万拍卖成交
②[增补版]淮海中路弄上方花园15号是
“中国灰姑娘”马严君玲的家
住在上海著名弄堂房子的还有朱彬,陕西北路长乐邨,当年的凡尔登花园99号。他和范文照是第一批从宾大建筑系毕业的华人建筑师,关颂声的妹夫.。陈业勋住在南京西路弄润康邨17号....
朱彬建築師
(一)九江路一一三號基泰工程司
(二)亞爾培路一二五弄九九號
電話:一二二二二、七七九六一
ChuKungKwan
PsShensiS(AvRoiAlbert)
陳業勳建築師
(一)福州路浙江實業銀行
(二)靜安寺路五九一弄一七四號
電話:一八○五○、三○六○三
ChenNelsonNS
Ln17NankingW(BubWell)
張杏春建築師
(一)九江路一一三號羅邦傑建築師事務所
(二)福煦路康樂邨三七號
電話:一四六○二、三二八一六
张杏春和华敬轩是邻居,都住在康乐邨。
華敬軒建築師
福煦路七四○弄二四號 電話:三三二三二
HwaChinghisien
Ln70ChungchengC(AvFoch)
再啰嗦几句,张杏春在《近代哲匠录》被写成“张杏村”,也有写“张香村”;在介绍乌鲁木齐北路68弄翰林府邸的时候,有这样两句话:①据传这16套新里,是清末翰林学士张翰卿留洋归来的儿子张杏春和外商一起建造的;②张翰卿的儿子张杏春与原上海国际饭店大股东卢首连联姻,张杏春的女婿卢伟曾经任美国华人商会会长。第一条,张杏春独立设计没有什么大问题;第二条,卢首连应是“卢寿联”,曾任美通汽車公司營業部華經理、國際大飯店董事兼副經理。
乌鲁木齐北路68弄的红砖大宅
⑧沪江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
由张杏春引出了沪江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当班的,客座的,都和中国建筑师学会有关。如下文字引自《海上遗珍之复兴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所编写的《建筑师林乐义》对沪江大学建筑系的介绍:
王华彬:建筑理论、设计史
张杏春:自由画、建筑史
李锦沛:土木建筑、建筑监理
伍子昂:透视学、建筑设计
李錦沛建築師
(一)江西路三五三號
(二)高乃依路二九弄一號
電話:一四八四九、七六一六二
LeePoyG
Ps91Kaonan(Corneille)
李锦沛就不多介绍了,仅指出一点:由美國基督敎靑年會全國協會派李君來華,任爲駐華靑年會建築辦事處副建築師,李君任該職多年,至一九二七年方始辭職自行開業(转引自《环球中国名人传略》19年版)。这一干,他在上海等地干了0年,回纽约后,李锦沛继续做建筑设计。
乙方李锦沛(坐着)和甲方谭敬(站着),关系有点怪
李锦沛居住的皋兰路,左邻右舍名人多,虞洽卿住儿子虞顺慰家,0号(-年地址)、虞洽卿的女婿江一平,30号(-年地址)。
在沪江大学任教的还有伍子昂,他是伍江(曾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祖父。伍子昂年登记的自宅地址是巴黎公寓5室。
伍子昻建築師
(一)九江路一一三號基泰工程司
(二)呂班路巴黎公寓四五號
電話:一二二二二
我们收集到的其他建筑师自宅 康定路39弄15號電話
TseuJen
LnKangting(Cnaught)
繆蘇駿(字凱伯)建築師
康腦脫路七三三弄一三號
電話:三三三四一
MiaoKayPah
LnKangting(Cnaught)..1
趙深(字淵如)建築師
(一)江西路四○六號華蓋建築事務所
(二)白利南路三七弄一六號
電話:一三七三五、二○○四一
顧鵬程建築師
巨籟達路六二一號
電話:七四九九五
BunsenEngBldgService
KuBunsen
61Kulu(Ratard)
毛景安建築師
住址 愛文義路弄7電話
MaoKA
Ln7PekingW(Avenue)
⑨庄俊是“建筑师”一词的发明者(首译者)
大陆商场设计者:庄俊,后成为南京东路新华书店
中国建筑师在上海的设计活动,是由建筑师庄俊揭开序幕的。此评论出自陈从周和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合写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5页,8年版),一点不假。莊君爲採用「建築師」名詞之首創者,又爲中國建築師學會創辦人之一,並譯成建築學上應用術語之華文,今已公認爲標準(《环球中国名人传略》19年版)。
庄俊:一八八八年生於上海,原籍浙江寧波,爲莊鴻授公之哲嗣。莊君爲一九一○年庚子賠款委員會所派,第二批留美學生,一九一四年畢業 得意利諾大學建築工程科學士學位。囘國後,一九一四至二三年任北京淸華大學駐校建築師。一九二五年在滬開辦建築師事務所。莊君爲第一個留學建築師。曾設計建築銀行多所,如上海及漢口之金城銀行;哈爾濱,大連,靑島,濟南之交通銀行;漢口之大陸銀行等皆是。又如上海南京路之大陸商場;北京淸華大學之大禮堂,圖書館,體育館,工程館,科學館等;天津之扶輪學校;上海之交通大學管理大廈;上海長安路(前大西路)之婦科醫院及其他住宅房屋等,不勝枚舉。因在淸華大學建築各項工程,一九二一年政府特授莊君五等嘉禾章以酬勞績。由一九二六年起歷任中國建築師學會各屆會長及董事,一九二○至二一年中國工程師學會董事;一九二八年起爲中國科學社永久社員;一九四一年上海淸華大學同學會會長及意利諾大學同學會會計。莊君爲採用「建築師」名詞之首創者,又爲中國建築師學會創辦人之一,並譯成建築學上應用術語之華文,今已公認爲標準。一九一○至一四年留美,以求深造;一九二三至二四年再行赴美遊歷,並領導淸華大學學生一百人;一九三六至三七年作環遊世界之旅行。 辦公纵观我们整理出来的华人老前辈建筑师自宅地址,看得出他们在年上海重要人名录上有一席之地,也爱公布自宅地址,再对应年上海电话号码簿,绝大多数建筑师留在原址。孤岛时期,建筑师们生活不易必须小心翼翼,八年光阴,他们也习惯了自宅小天地的温馨,也珍惜已建立的邻里友情,如董大酉和王逸慧。
如下,还找到一位,地址和电话都对上,登记姓名不一样,电话号码簿可能用了黄太太的名字,方便太太之间煲电话粥。
黃章斌建築師(一)九江路一一三號(二)辣斐德路一二九五弄九號 電話:一三二○七、七三一七九ChinMongLien
Ps9FushingC(Lfyette)
——附录——
链接点进去看看: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造了座房子,年不过时
铜仁路78号皮裘公寓营造商找到了
嘉定营造陆家两兄弟的上海史迹小考
(在沪江大学任教的陆南熙故事)
本地老洋房我们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