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五要点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在各国公认有效且普遍实施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对规范食品经营、指导家庭烹制食物具有重要意义。五要点主要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食物、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坚持食品安全“五要点”,就能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一起来学习下吧!
食品安全五要素1、保持清洁勤洗手:饭前洗手、准备食物洗手、便后洗手
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清洁
防止昆虫、老鼠及其他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避免食品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
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防止手上、厨具上以及有害生物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食物。
2、生熟分开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的器皿分开存放,专门专用
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莫混杂共保存。
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生鲜食物可能携带寄生虫卵和细菌病毒等,会污染已经煮熟食物
3、食物烧熟煮透食物,尤其是蛋类和海产品等要完全煮熟(蛋类和海产品未煮熟可能会含有致病菌引起疾病)
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以上
菜肴再次加热要热透
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调,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
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半熟的蛋类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半熟的海产品可能携带副溶血弧菌,都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过度烹调会产生苯并芘和亚硝胺,这两种是有致癌风险的有害物质。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两个小时
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热餐在食用前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上
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储存过久。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
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室温下食物容易滋生细菌,低温环境也只是减缓了滋生速度。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
挑选新鲜有益健康食物
谨慎食用生鲜动物肉
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
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生水可能含有寄生虫;新鲜有益的食物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谨慎对待来源不清的生鲜动物肉,不吃野生动物。
来源:河南疾控、医院
END供稿
廖金霞
编辑
袁紫媚
审核
祁朝华
主编
王婷婷
营造家诠释爱共成长成就人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