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茸马医生丨宝宝白白胖胖也会贫血细数小儿贫

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生活中,有时会听到一些妈妈问:“我家宝宝白白胖胖的,怎么体检时就说是贫血了呢?”今天,茸马医生就和大家聊聊“小儿贫血”这个话题。

作者|王世霞

来源丨茸马医生

细说小儿贫血

什么是小儿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由于婴儿和儿童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例因为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必须参照相应年龄的正常值。

国内临床诊断一般采用血红蛋白来判断贫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

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g/L、6岁-14岁血红蛋白低于g/L即可诊断为贫血。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变化较大,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

小儿贫血按程度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外周血红蛋白,儿童贫血可分为轻、中、重、极重4种程度:

6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g/L-90g/L为轻度贫血;

血红蛋白90-60g/L为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60-30g/L为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

6岁以上儿童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90g/L,其他和6月-6岁儿童相同。

小儿贫血按病因可分为几类?

贫血根据病因可分为三大类: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丢失过多。每种具体原因都不同。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贫血的症状和危害与病因、轻重程度、发生的急慢等因素有关。

急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即使贫血程度轻,亦可引起严重的症状;而慢性贫血,由于机体已耐受,则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氧气。贫血时组织与器官因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常见表现就是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常见部位有面色、手掌、眼睑和甲床。

重度皮肤表现为蜡黄色,人体各系统均受其影响,如呼吸加快、心率加快、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食欲不振、注意力无法集中、头晕、昏眩等等。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的贫血,6个月~2岁的婴幼儿最常见,是我国重点防止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五点:

①铁的储存不足

比如早产、双胞胎或多胎,以及孕期的妈妈严重缺铁等都会使得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减少,储存不足。

②铁摄入量不足

这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母乳、牛乳以及谷类食物中含铁量均非常低,如果未能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就会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③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儿童发育较快,血容量增加也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食物,容易发生贫血。

④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会影响铁的吸收。

⑤铁丢失过多

如慢性腹泻、肠息肉、牛奶过敏的婴幼儿长期慢性失血,均会引起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般发病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同,一般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的贫血貌、容易疲乏、不爱活动,头晕,可能有肝脾肿大。另外缺铁性贫血也会影响其他系统。例如:

①消化系统:常见食欲减退,口腔炎。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煤渣等。

②神经系统:常见有烦躁不安、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③心血管系统:常见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等。

④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合并感染。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婴幼儿的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面色、口唇、甲床、眼睑颜色苍白,毛发干枯,心率增快,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容易疲倦、生长发育缓慢,建议需要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贫血的可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然后要去除病因,如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纠正偏食的习惯。

有慢性腹泻、溃疡等慢性出血性疾病的应当予以及时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首选口服铁剂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①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吸收利用率较高。

②及时添加辅食,一般建议4-6个月左右可以添加辅食,建议添加含铁丰富并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精肉、鱼肉、动物内脏,注意膳食合理搭配。

③婴幼儿食品,如米粉应加入适量的铁剂加以强化。

④对于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可以在1~2月左右予以补充铁剂来预防贫血。

王世霞医生提醒家长

不少家长一听说孩子有贫血,就给宝宝大量补充各种营养品,天天吃红枣,这是不科学的。

其实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能引起贫血,要治疗贫血,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确诊为营养性贫血,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贫血的病因,改进喂养方式,补充相应的造血所需要的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

往期链接

01先天性心脏病第一期:茸马医生丨小心!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02先天性心脏病第二期:茸马医生丨喂养方式很重要,先天性心脏病宝宝的六大护理要素

疾病

讲座

辅食

科普

漫画

Dr茸马

专注0~14岁儿童健康

茸马儿童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f/9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