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的贫血,每年因贫血导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中国儿童贫血率在25%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儿童中,就有25个可能是贫血。
轻度贫血的孩子,日常情绪可能会不太好,非常容易生气、体质差、爱生病,或者是稍微活动多一点就感到累。如果孩子贫血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能出现气短、心率加快或手脚水肿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多尿、蛋白尿等。
溶血性贫血的孩子,还有可能出现黄疸(全身变黄),急性溶血可有腰痛、酱油样小便和间接胆红素升高等症状。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导致孩子身体和心智的双重发育迟缓。
//儿童贫血小知识
///
NOTICE
不能仅凭孩子脸色、精神状态等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要正确判断,必须监测孩子血红蛋白的量。
贫血程度
血红蛋白含量(Hbg/L)
轻度贫血
90~(6岁以上)
90~(6岁以下)
中度贫血
60~89
重度贫血
30~59
极重度贫血
Hb30
你可能会疑惑: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物质生活富足,孩子的生活更没得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孩子贫血呢?
在人们的印象里,“营养不良性贫血"那是“穷病”,是因为“真差钱”,买不起好东西吃。然而,如今宝宝患“营养不良性贫血”,多数源于“不差钱”,得的是“富贵病”。
01
热量过剩,储存铁的仓库堆上过多的脂肪,铁无处立足
想吃甜蜜蜜,买;想吃酥脆脆,买。撑得不想动,有电视解闷儿。热量过剩,脂肪往肝脏里聚。肝脏是储存铁的仓库,一旦堆积了过多的脂肪,铁就无处容身了。这就造成胖宝宝体内的储存铁太少,需要动用库存时,提不出货来(比如,发烧、腹泻、环境寒冷、病毒入侵等情况)。铁,是造血的原料,原料不足,自然会贫血。
所以,不是面黄肌瘦的儿童才贫血,肥胖儿童也容易得贫血。
02
靓汤虽鲜,缺乏叶酸,“血宝宝”难以成熟
煲乌鸡汤、甲鱼汤、鲍鱼汤、乳鸽汤……再用靓汤泡饭,那是“不差钱”才能享用的美味,那叫鲜,那叫爽。然而,经常这么吃,会缺少一种与造血有关的营养素——叶酸。靓汤中的几片菜叶遇高温,叶酸损失殆尽。缺少叶酸,骨髓里的“血宝宝”难以成熟,不能完成携带氧气的任务,也是一种“营养不良性贫血”。
吃得很“高级”,不代表营养摄入足哦。
03
误认为“高蛋白”就是“营养好”,奶足、蛋足,铁却不足
爱喝奶,敞开喝;爱吃鸡蛋,敞开磕。然而,牛奶富含钙,含铁却很少。每毫升牛奶只含铁约0.1毫克。幼儿每天需要从饮食中补充铁12毫克。尽管敞开喝牛奶、酸奶,吃奶酪,也补不上多少铁。蛋黄不属于富铁食物,吃多了还早饱。
所以,不好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富贵贫血”的根源。上面这些这些饮食倾向您家宝宝有吗?若有,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合理地搭配膳食,各种营养素均衡地摄入,才是健康饮食之道。
编排:大川
今日推荐
点击图片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