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病例分析
体格检查
口腔黏膜色彩苍白,呼吸急促,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体表淋巴结无明显异常,腹部触诊未见明显异常。
鉴别诊断
贫血、呼吸道疾病
诊断计划
CBC、生化检查、影象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CBC检查(IDEXXprocyte)
红细胞像:该病例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GB)均显著下落,表现为重度贫血,织红细胞提示为非再生性贫血;但MCV升高MCHC下降,即大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提示有再生性迹象。非再生性贫血提示炎性贫血、骨髓发育不良和肾脏EPO生成下降等,但在产生再生性贫血后,骨髓平均需要3~5天的反应期,有时可到达7~10天。血片中发现球形红细胞提示毒液、蜜蜂叮咬、锌中毒和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等,但仅在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时,球形红细胞会到达+++及以上,其他疾病仅会致使轻度的球形红细胞增多。自体凝集是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确诊的金标准。基于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和自体凝集,本病例诊断为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像:该病例出现中度白细胞(分叶粒细胞和杆状粒细胞)增多症,并伴随核左移和单核细胞增多症,提示机体有严重的炎症。免疫介导性疾病和严重贫血时,组织对白细胞的需求增多。
诊断:根据CBC结果,可确诊为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
进一步诊断计划: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原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和继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慢性炎症、感染、肿瘤、某些药物、毒物和疫苗等都可引发继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犬原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高于继发性的。本病例的患犬为未成年犬,疫苗可能是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之一,但据资料显示,本病一般在疫苗注射后的2~4周内病发,因此本病例中疫苗引发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患犬有蜱叮咬史,进一步进行IDEXX4D检测;同时进行生化、尿检和胸部X线检查。
IDEXX4D:阴性。
生化检查:结果均在参考范围内,尿检结果也未见异常。血清和尿液色彩正常,未出现黄疸或溶血,提示跳蚤和蜱感染也是造成贫血的缘由之一。
影象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诊断总结
根据以上检查和分析,该病例诊断为原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
医治计划
目前,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还没有比较好的医治方法。医治原则包括输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避免血栓栓塞和脾摘除等。泼尼松是首选的免疫抑制药物,建议剂量2~4mg/kg/天。泼尼松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可同时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菌素和来氟米特等其他免疫抑制剂。据报道,原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死亡率为26%~70%,最初医治恢复的病例在数月至数年后还有可能复发。出现自体凝集、织红细胞、贫血程度、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的白细胞增多症、杆状粒细胞增多、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都预示着预后不良。
本病例中,患犬重度贫血,首先紧急输mL新鲜全血,同时使用泼尼松2mg/kg/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5mg/kg/天。
疾病转归
医治第2天,红细胞指标回升;医治第3天,白细胞像恢复正常;医治第8天,织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机体出现再生性反应。医治第2天,患犬的精神及饮食欲均出现明显好转。医治12天后,患犬出院,此时红细胞指标明显回升。回家后,继续使用泼尼松医治。目前,患犬状态良好。
CBC检查(IDEXXprocyte)
主要参考文献
[1]yandBarbaraKohn,itishSmallAnimalVeterinaryAssociation...
[2]xtbookofVeterinaryInternalMedicine,sevier,:-.
[3]allAnimalInternalMedicine,sevier,:-.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白癜风哪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