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
年至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5.11岁增至78.06岁;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6.51/10万、5.65‰、7.89‰大幅下降到8.8/10万、2.67‰和4.07‰,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月22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健康广西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年至年
广西人均预期寿命从75.11岁增至78.06岁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实现新突破。
年至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5.11岁增至78.06岁;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6.51/10万、5.65‰、7.89‰大幅下降到8.8/10万、2.67‰和4.07‰,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年曾报道年,广西人均预期寿命为77.52岁
全区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分别从3.22张、1.49人、1.63人大幅增加到6.33张、2.62人、3.62人,年就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数也分别从1.38亿人次和.71万人,增加到2.56亿人次和.63万人。
全面消除疟疾,连续多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病保持在较低水平。圆满完成第一轮、第二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艾滋病抗病毒覆盖率、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经过十年努力,健康广西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健康扶贫取得全面胜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人才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为“十四五”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连续打赢多场规模性疫情,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万人,全程接种覆盖率达到91.15%,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等能力全面提升,多次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肯定。
▲6月17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杏林圣手”医疗人才小高地的医疗专家深入八江镇马胖村、汾水村开展“送医下乡”主题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俞晚霞摄
到年
广西卫生健康发展有这些“小目标”
据了解,“十四五”广西卫生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年,广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建立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并重、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明显提升,卫生健康资源配置逐步优化。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人、注册护士数3.9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4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结合我区实际,设置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等五个类别共25项指标。
未来几年,广西卫生健康重点抓好九大任务。一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二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三是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是全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五是加快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发展高水平中医药事业。六是做优做强健康医疗产业,增加高质量服务供给。七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八是大力发展数字惠民应用,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九是健全人才、科技等支撑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6.69%,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重。请问广西在推动老年人健康服务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答: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战略。广西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预计到年,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万人,老龄化率超过20%。“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我区将着力健全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推动老年人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工作。
一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医院、医院等医疗机构,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深化医养结合机构“放管服”改革。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医院规划建设老年护理机构,改扩建一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服务能力。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加快安宁疗护机构规范化建设。
二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促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完善上门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完善智慧助老就医服务,提升老年人日常就医便利服务水平。推动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老年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期筛查和失能预防体系。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覆盖范围。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遴选推广老年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实施老年人失能预防与干预项目、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和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延缓功能衰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问:年,广西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了《共建国家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协议》,请问广西在示范区建设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为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提高全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十四五”期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通过实施妊娠风险防范水平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妇幼专科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诊分娩满意度提升等5大行动,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和孕产妇分级管理,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优化生育全程服务,促进母婴安全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通过实施新生儿安全提升、出生缺陷防治提升、儿童保健服务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升、儿童中医药保健提升、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智慧儿童健康服务提升等7大行动,覆盖城乡的儿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通过实施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出生缺陷全过程的“16免4补”惠民政策,有效减少重症出生缺陷患儿出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四是继续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通过实施夫妇免费地贫初筛、初筛阳性夫妇免费复筛、双阳夫妇免费基因诊断、高风险孕妇免费产前诊断、重症地贫胎儿免费医学干预等“五项免费技术服务”惠民政策,努力减少重症地贫患儿出生。同时,持续加强地贫患者移植治疗工作,推进全区12家地贫移植治疗机构移植进度,减少重型地贫患儿存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