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有20%-30%的妊娠出现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为11.9%。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和临床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其痊愈率也在不断上升。
02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
母亲和胎儿间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病因。主要是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进而导致胎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核黄疸等。一般患儿的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病患儿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病患儿症状较重,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等。
03
哪些准妈妈要警惕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1)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及前一胎新生儿重度黄疸史者。
(2)准妈妈血型检查为O型,丈夫为A、B或AB型。
(3)O型血准妈妈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体效价较高者。
(4)O型血准妈妈在孕期抗A(B)IgG效价1:64者。
(5)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和Rh阳性胎儿。
04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夫妇双方有上述血型情况,可以通过孕前和孕期检查并及时干预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a、重视孕前检查: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进行相关治疗,预防怀孕后宝宝患ABO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