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如今,一个月过去,新政策下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否得到缓解?就医体验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看病便宜了么?
——患者:药费、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下降明显
此次医改明确,北京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品)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其目标在于破除以药补医。近期,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药费的明显下降。
57岁的患者赵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最近一个月,他特地留意了医改前后自己常用药品的价格变化。
今年3医院开了四类药物,包括4盒氯沙坦钾片、3盒格列喹酮片、3盒阿卡波糖片以及5盒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累计费用为.17元,
医改后,同样的药品、相同的数量,加起来的总价降到了.93元,这样,每月的药费下降了.24元,降幅达到了13.6%。
“以前挂号费是5元,自己花2元,此次改革后,医事服务费50元,自己花10元,这样算下来,总费用还是医改后低一些。”赵先生说。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下降明显,也是患者的普遍感受。
78岁的刘先生患有胆管结石,每年要定期复查。今年5月初,他去做胰胆管系统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时发现,这一项目的收费降到了元。“我记得以前做相同的项目检查要七八百。”刘先生回忆说。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5月7日公布的数据,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四周来,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51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
4月8日至5月5日,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与今年3月相比(下同)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14.8%;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24.0%。
CT、核磁检查工作量与今年改革前相比增加了5.5%和20.1%,费用减少了45.5%和24.4%,共节省费用1.1亿元。
看病难问题缓解了么?
——市卫计委: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
“今天排队取药的时候,感觉人似乎比以往少了一些。我不是起大早排队挂号的,是提前一天在现场约到的专家号。”5月5日上午,医院取完药的一名64岁女性患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推进分级诊疗是北京此次医改的另一个目标。近期,医院的门急诊量是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北京市卫计委的监测表明,四周来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7.2%,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增加3.4%。
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长期战时状态有所松动,基层卫生服务的作用逐步发挥,符合分级诊疗制度的导向。
此外,监测单位普通号就诊人次为.5万,减少11.9%;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万,减少15.9%。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平均住院日也有变化,监测单位中的部分医院改革第四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6.1天,与今年3月(8.1天)相比减少2天,医院有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效率的良好迹象。
[患者声音]
——医事服务费异地医保报销存障碍
“对我们外地来北京就医的患者,医事服务费的设立增加了不少负担。”68岁的吴国凤向记者讲出了自己来京就医的难处。
吴国凤是河北省泊头市的一名退休职工,虽然她的户口在北京,但因为当年下乡留在地方工作,退休后享受的不是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样在京看病的费用报销就成了问题。
吴国凤患有溶血性贫血、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她给记者算了笔帐,平时每月拿药至少要在北医三院的两个科室分别挂一次号,另外还医院做一次常规性检查,这样仅挂普通号也要支付至少元,一年的医事服务费累计就有元,这部分钱要自付。
“这个是在不生其他病、不挂专家号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其他问题,那么费用肯定不止这些了,医院看不了,必须来北京。”吴国凤说。
虽然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明确提出,医事服务费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但目前,异地医保患者能不能报销医事服务费,最终还要看各地医保部门的政策。
欢迎转发分享。您的转发将让更多医生、患者获益!
加入群聊,收获更多!(扫描/长按识别)
本文摘自:中新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