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检验专业,没有临床思维,注定只能当平庸的检验匠!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溶血的标本。按照科里传承下来的规定,对于此类标本,一定要在其相应的检验结果上面标注“标本溶血,注意复查”。长期以来,我在日常工作中一直遵循此思路,只要是能肉眼发现的溶血标本,我都标注上“标本溶血,注意复查”的字样。
有时,我也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可是一想到科里几十年来都是这样做下来的,就没有再接着往下想了。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我的看法,使我不得不对该做法所折射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与反省。
一次,呼吸科一医生打来电话咨询问题,接电话的正是我。呼吸科一位高年资医生很客气地问我:“我这个患者的检查结果上,你们写着‘标本溶血,注意复查’八个字,这是什么意思?”老实说,一时我也答不上来,只是吱吱唔唔地说:“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有影响,有些结果可能不准确。”
呼吸科医生继续问我:“我想知道标本溶血对什么检验项目有影响,最终的影响是造成检验结果增高还是降低?有没有必要重新抽血复查?临床上很多时候需要解决的是具体问题,不是泛泛而谈只给出一个“有影响”就了事的。
我认为你们检验科的任务不是发一个报告就完事了,我十分希望你能就此事给我一个确切的答复,到底溶血对检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以便于我能综合考虑,给出进一步的诊疗措施……”
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挺沉重的。在医科大学的五年时间里,我也是系统地学习了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就学习成绩而言,并不比同期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差。可是为什么参加工作后,我连一个简单的临床问题都解决不了呢?坐在实验室的窗台前,望着窗外随风抖动的树枝,我想了很多。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工作中需要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去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临床问题。虽然我在医科大学学习成绩尚可,但参加工作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一直固守在检验科狭小的实验室里,不注重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荒废了自己在医科大学里学到的临床知识。一个小小的溶血问题折射出的问题就是我欠缺解决具体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晚上回家,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搜寻了许多关于标本溶血的文章,也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确定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我打通了这位呼吸科医生的电话,向他系统地解释了溶血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听完我的解释,这位呼吸科的医生十分感动地说:“以前一直不知道检验单上写着的‘标本溶血,注意复查’八个字是什么意思,今天总算弄清楚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自己一定会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他也十分希望以后双方能加强联系,就实验室指标检测到应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
放下电话,我沉重的心情总算舒缓了,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他人的承认。这个事情也使我认识到: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确实对于促进双方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用且必要的。
标本溶血?我们帮您解读……
什么是标本溶血?所谓标本溶血,也就是血液标本里面的红细胞发生了破坏,红细胞里面的内容物释放到了细胞外。
发生溶血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
1.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有自身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时,标本呈溶血状态。
2.穿刺困难:患者由于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或因严重脱水,休克,等造成末梢循环差,静脉充盈不良,均可导致抽血不顺利,采血时间延长,红细胞被破坏造成溶血;
3.操作不当:抽血时止血带扎的过紧时间太长,动作过猛,造成溶血。
标本溶血对检查结果有什么影响?标本溶血可以使红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出来造成血钾增高;肝功能检查项目中的酶类也会逸出,使测定结果高出数倍及数百倍;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脂中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指标时,受溶血影响结果会偏高;酶法测定的血糖在溶血的影响下,结果会偏低等。因此,标本溶血会对我们的检查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可见,一份合格的标本是检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基础。
推荐阅读●医院天使之爱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山区开展义诊及捐助活动
●我在等待缘分,你在静候佳人
●医院文化弘扬志愿精神
●跨越千万里,牵挂你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雾霾天气,医院做了些啥
感谢观看!
.END.
文/杨青审稿/飞花
全国首家非公医院/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