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THESummer—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家长孩子们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一起来看看夏季食源性疾病预防小知识吧!
summertime
世卫组织发布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一、生熟分开
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砧板、刀具、盆、盘、碗等器具要与熟食分开,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消毒;在处理生和熟食物之间和其后都要洗手。
二、预防知识
1.外出就餐
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餐厅,尽量到量化等级为“笑脸”的餐厅就餐,就餐前要注意观察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洁净,就餐请索要发票或收据。
2.野生蘑菇
不采摘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和野生蘑菇,以避免误食发生食物中毒。特别是野生蘑菇,种类超过种,其中有不少含有剧毒,即便是专家,也无法%准确识别毒蘑菇,因此,只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蘑菇才能确保安全。
3.常见食品
(1)发芽的马铃薯
春天是马铃薯、四季豆等植物生长发芽时节,发芽的马铃薯(土豆)含有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会引发食物中毒。四季豆(梅豆、扁豆等)中含有皂素生物碱,如果加热不彻底食用也可导致食物中毒。
(2)未煮熟的四季豆
四季豆中含有天然毒素,烹煮方式不正确可能有食物中毒的风险哦。因为生的或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若毒素没有被完全破坏,吃了后会中毒!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呕吐、腹痛、腹泻,也有头晕、心慌、胸闷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严重者需就医治疗。四季豆浸透,并以沸水高温彻底烹煮,便可破坏这种有毒物质。因此,无论炒、炖、拌,都要加热至四季豆失去原有生绿色、豆腥味,确保受热均匀、烧熟煮透!
(3)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毒素,经肠胃吸收氧化为“二秋水仙碱”,有较大毒性。中毒症状为口渴、喉咙有烧灼感、发热、呕吐、腹泻、腹疼和肾衰竭,还可能伴有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建议食用前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再行烹调,可保安全食用。
(4)未煮熟烧透的豆浆
未煮熟烧透的豆浆不宜饮用,否则对人体有害,甚至可能引起中毒。生豆浆中含有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维生素A抑制剂等,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充血、肿胀和出血性炎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中毒现象。应通过充分浸泡、磨细、过滤、加热等处理方式,来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不利影响。正确的煮豆浆方法应该是,保证豆浆在95℃的条件下至少加热5-10分钟,煮熟烧透后方可安全食用。
三、及时就医
就餐后短时间内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口舌发麻、嘴唇发紫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出现食物中毒,应第一时间自我催吐,医院就诊查清毒源。
编辑
孙金春
审核
李沈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