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先天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1、
A
嗜多色性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尚存少量的嗜碱性物质RNA,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如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2、下列何种情况不需行骨髓检查()。
A、不明原因发热,有恶病质
B、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血涂片中有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血细胞原因不明减少或增多时
E、血友病
2、
E
3、骨髓象必须与血象结合分析的原因不包括()。
A、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区别
B、骨髓象有区别而血象相似
C、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血象有显著异常
D、骨髓象有显著异常而血象变化不显著
E、骨髓象细胞易辨认而血象细胞难辨认
3、
E
4、在粒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
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杆状核粒细胞
E、原始粒细胞
4、
A
5、巨核细胞胞体较大,核分叶,无核仁,浆内充满紫红色颗粒,周边无血小板形成,符合下列哪种巨核细胞的特点()。
A、幼稚型
B、颗粒型
C、产血小板型
D、裸核型
E、原始巨核细胞
5、
B
6、下列哪项不属于骨髓检查的范围()。
A、有无特殊细胞
B、有无寄生虫
C、有无转移癌细胞
D、血小板功能
E、红细胞形态
6、
D
7、胞体直径12~20μm,呈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仁可见或消失,核染色质开始聚集。胞浆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大小、形态或多少不一的紫红色嗜苯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符合哪种细胞的形态()。
A、原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幼单核细胞
E、幼淋巴细胞
7、
B
8、诊断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是()。
A、血涂片检查
B、骨髓涂片检查
C、染色体检查
D、脑脊液检查
E、骨髓细胞培养
8、
B
9、健康成人骨髓象中原红细胞与早幼红细胞之和不应超过()。
A、2%
B、5%
C、7%
D、10%
E、20%
9、
B
10、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C、原淋+幼淋占1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E、可见极少量的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
10、
C
11、油镜观察骨髓象,一般要求连续观察并分类计数多少个有核细胞()。
A、50个或个
B、个
C、0个
D、>0个
E、个或个
11、
E
12、下列哪项不属正常骨髓象特征()。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B、见到少量的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骨髓成分
C、全片(37.5px×75px)有30个巨核细胞
D、粒红比值为10:1
E、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12、
D
13、婴幼儿骨穿宜选用的部位是()。
A、髂后上棘
B、髂前上棘
C、胫骨外侧
D、胸骨
E、腓骨
13、
C
骨髓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骨髓腔中红骨髓丰富;②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③应避开重要脏器。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髂骨后上棘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婴幼儿骨穿宜选用的部位是胫骨外侧。
14、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
14、
B
15、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早幼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A、胞浆中不含颗粒
B、胞浆中有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
C、核仁可见或消失
D、胞核位于中央或偏位
E、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
15、
A
16、区别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A、胞体直径的大小
B、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
D、胞核的凹陷程度
E、胞核的形状
16、
D
中性晚幼粒细胞胞核明显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中性中幼粒细胞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胞2/3~1/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核凹陷程度超过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
17、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大约是()。
A、1:1
B、1:2
C、1:4
D、2:1
E、2~4:1
17、
E
18、男性,45岁,2个月来疲劳,盗汗,腹胀。外周血白细胞为20×/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85%,杆状核粒细胞为5%,下列哪项发现有助于鉴别本例是类白血病反应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贫血
B、骨髓过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C、外周血血象检查
D、外周血涂片分类
E、白细胞NAP积分增高
18、
E
19、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A、其活性随粒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幼红细胞均呈阴性
C、单核细胞为阴性,个别呈弱阳性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多呈阳性
E、原粒细胞为阴性反应或阳性反应,自早幼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为阳性反应
19、
A
20、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α-NAE阳性,不被NaF抑制
B、AS-D-NCE阴性
C、AS-D-NAL阳性,被NaF抑制
D、α-NBE阳性,被NaF抑制
E、α-NAE阳性,可被NaF抑制
20、
A
21、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和急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急淋核环多见,急单核环偶见
B、急淋核内小体可见,急单核内小体未见
C、急淋核泡少见,急单核泡多见
D、PAS染色急淋红色粗颗粒状,急单红色细颗粒
E、急淋线粒体较多、较大,急单线粒体较少、较大
21、
D
22、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可呈阳性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溶血性贫血
22、
A
23、最适宜用来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
23、
D
24、确定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意义最大()。
A、血清铁减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骨髓细胞外铁缺乏
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E、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24、
C
25、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多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酶染色
B、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
E、苏丹黑染色
25、
B
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此酶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淋巴肉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阳性反应,但此酶可被L-酒石酸抑制。
26、最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
26、
A
27、骨髓细胞外铁可增高的疾病不包括()。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27、
D
28、关于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
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D、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
E、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
28、
B
29、最适宜用来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碱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酸性磷酸酶
29、
C
30、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
B、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
C、用普鲁蓝显示其存在
D、正常为弱阳性
E、位于幼红细胞外或巨噬细胞内
30、
D
3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AP积分值减低,骨髓纤维化NAP可增高
31、
B
3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主要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细菌性感染
32、
E
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在细菌性感染中球菌性感染较杆菌性感染为高;在球菌的感染中,急性较慢性为高。病毒性感染时,NAP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
33、缺铁性贫血与慢性感染性贫血鉴别方法()。
A、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B、红细胞形态观察
C、血清铁测定
D、骨髓铁染色
E、铜蓝蛋白
33、
D
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经有效铁剂治疗后,细胞外铁增多;因此铁染色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重要方法。非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正常或增高,铁粒幼细胞正常或增高。
3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呈明显降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严重化脓细菌感染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淋巴瘤
34、
D
35、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
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
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E、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部分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部分呈阴性反应
35、
C
3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肉瘤
C、多毛细胞白血病
D、尼曼-匹克病
E、B淋巴细胞
36、
C
37、患者,男性,18岁,发热原因不明,持续10多天,血常规检查发现大量可疑幼稚细胞,肝脾肿大,应做的检查是()。
A、肿瘤标记物检查
B、尿常规
C、骨髓检查
D、血凝常规检查
E、肝生化检查
37、
C
38、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的疾病()。
A、白血病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多发性骨髓瘤
E、骨髓纤维化
38、
C
39、原粒与原红鉴别,不符合原粒特征的是()。
A、胞体圆形或类椭圆形
B、胞浆染深蓝色,常有突起及核周淡染区
C、核染色质呈细致颗粒状
D、核仁界限清楚
E、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呈阳性反应
39、
B
40、下列符合早幼粒细胞形态特征的是()。
A、胞核圆或椭圆形
B、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
C、核染色质较粗糙
D、胞质量多,淡蓝色,偶有少量深染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
E、以上都是
40、
E
41、关于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确诊淋巴瘤
B、确诊白血病
C、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D、诊断尼曼-匹克病
E、辅助诊断各类贫血
41、
A
42、胞体大并有伪足,染色质呈纤细网状,一个大而清晰的核仁,核形略有扭曲,胞浆毛玻璃样灰蓝,未见颗粒,符合何种细胞的形态特征()。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原始单核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巨核细胞
42、
C
43、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是()。
A、单纯性紫癜
B、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血友病
E、白血病伴皮肤黏膜出血
43、
D
44、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嗜多色性,符合以下哪种细胞的特点()。
A、早幼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晚幼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成熟红细胞
44、
B
二、B
1、
A.POX强阳性B.POX阴性C.酸性磷酸酶阳性且不被酒石酸钠抑制D.a-NAE强阳性,能被NaF抑制E.NAP明显降低,常为“0”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1、
1、
A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2、
E
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3、
D
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4、
B
2、A.过氧化物酶染色B.糖原染色C.碱性磷酸酶染色D.α-丁酸萘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E.苏丹黑B染色
1、最适宜用来鉴别原粒与原单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
B、
C、
D、
E、
2、
1、
D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的血细胞化学染色是()。
A、
B、
C、
D、
E、
2、
A
3、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增高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反应C.糖原染色阴性反应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反应E.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显著增多,易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3、
1、
B
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
B、
C、
D、
E、
2、
D
题目来源:医学检验在线clinlab(已授权)
后期编辑:检验医学荟萃
特别致谢:第三军医大学检验系潘静
图片来源:温州医科大学网站(蔡强军、李健、余帅帅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