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打开冰箱吃一个冰淇淋、一块冰镇西瓜,或是一份拌好的凉菜,清凉美味~大家说,是不?
小蒙,你又拿我的话当耳旁风!这样过夏天,你的肠胃受得了吗?
康医生豆豆妈可不是嘛,当我们在享受清凉时,却不知潜在的风险正在靠近……这不,这几天我正在与致病菌“大作战”,不给它侵袭我家人的机会!
这个细菌不怕冷,
那个细菌偏好海鲜,
……
夏季饮食中如何战胜常见致病菌?
第一招料敌机先
7月初,食药监总局发布了预防李斯特菌污染食品的风险提示称,李斯特菌已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注意防范。
除此以外,引起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常见致病菌还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等。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夏天这几个特别活跃的“敌人”,且让我们了解一番。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
其表现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主要特点是在脐周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常呈水样或洗肉样便,少数便中带有粘液,有些出现低热。
严重者可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
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会出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为脓血或粘液便)为主的临床表现。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比如孕妇)感染症状较重、会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并发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主要污染肉及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糕点、剩饭剩菜等。
本身杀伤力有限,但是却有一个强大的武器——肠毒素,耐热性强。
肠毒素中毒症状常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病程短,杀伤力强。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该菌在4℃环境中仍可继续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高危食品包括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和奶酪、熟肉制品、生食水产品、熏制海产品、生食瓜果蔬菜、烧烤食品、寿司、生鱼片、冰激凌以及冰箱内冷藏过的食品等。
易感人群包括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肿瘤、慢性病以及肾移植患者等)。
患者早期可出现腹泻或流感样症状,继而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孕妇感染后可引起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第二招如来神掌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给食品安全的“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对大大小小的“敌人”,有没有百战百胜、一招毙敌的大招呢?
那就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如来神掌”——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点击视频学习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
2.生熟分开
3.烧熟煮透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康医生今天的“大作战”秘籍,您记住了吗?大家要相互提醒哦!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精选往期文章
预防病从口入,这份暑假出行饮食安全指南请收好!
新生及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