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血也可以用针灸治疗吗中医这样说

贫血是指周围血液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状态的疾病。一般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95%下限作为诊断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g/L,妊娠妇女血红蛋白g/L)。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性贫血三类。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贫血属中医学“血虚”“眩晕”“虚劳”“黄胖病”等范畴,其发生常与素体虚弱、饮食所伤、失血过多等因素有关。本病与脾、胃、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机体失养。

主症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兼见少气懒言,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心脾两虚:兼见心悸健忘,纳少便溏,失眠多梦。舌胖而淡,脉濡细。

脾肾阳虚;兼见面浮黄胖,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胖大而淡,苔薄白,脉沉细。

肾阴亏虚:兼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1.基本治疗

治法健脾益胃,调养气血。取心、脾、肾的背俞穴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脾俞心俞肾俞膈俞足三里气海血海

配穴脾胃虚弱配中腕、胃俞:

心脾两虚配三阴交、内关;脾肾阳虚配关元、命门;

肾阴亏虚配太溪、复溜。

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配地机、隐白。

方义贫血病本为气血亏虚,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人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取脾之背俞穴脾俞、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善补元气的气海相配,以健脾益胃,助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双补;肾主藏精,精血同源,故取肾俞补益精血;心主血脉,心俞为心之背俞穴,隔俞为血之会穴,血海位于足太阴脾经,三穴合用,既善调理又能补益,能调养人体一身之气血。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1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