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莫要贪杯!要当心酒精性肝病发作哦。
近期我院肝胆科收治两个酒精性肝病的患者:
病例1:谢某,年轻男性,32岁,既往无肝病病史,5月体检肝功能正常,在1次大量饮酒后(半斤白酒)后出现出现肝区不适、伴恶心呕吐,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否认用药史及肝炎病史,入院查谷丙转氨酶ALT:U/L,谷草转氨酶AST:U/L,完善其它各项查因检查均未见异常,在我科考虑酒精性肝炎,予以保肝降酶治疗10天,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予以出院。
病例2:王某,33岁,因“反复腹胀1月余”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大量饮酒史18年,每日1斤以上,一月前患者出现腹胀,入院查体发现患者极度消瘦,肝硬化体征明显(肝掌,蜘蛛痣,伴大量腹腔积液),询问病史后发现其每日除大量饮酒后几乎不摄入任何食物,入院完善各项指标,考虑“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但依从性尚可,经我院保肝降酶利尿后症状逐步缓解,目前患者已好转出院,预后叮嘱其戒酒。
上述两类病人是我们常见的肝病,均和“酒精性肝炎”有关,在我国,饮酒文化源远流长,古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杜康”,会引起严重的酒精性肝病哦。
#1何为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当每日酒精量摄入超过30g,即可引发酒精性脂肪变。酒精性脂肪变可通过超声、CT、MRI及CAP进行筛查;如果疾病继续进展,单纯性脂肪肝将会变成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该阶段可通过肝穿刺活检及瞬时弹性成像来确诊;如果患者仍未及时控制,则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部分患者甚至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酒精性肝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有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体征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同时有脾肿大,面色发灰,腹水浮肿及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从实验室检查看,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容积测定(MCV)大于95FL,血清胆红素增高,可达17.1μmoL/L或以上,转氨酶中度升高,常大于2.0,测定线粒体AST(mAST)及其与总AST(tAST)的比值,其升高可达12.5+5.2%。并有γ-GT,谷氨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酒精性肝病并发症
(1)肝衰竭: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临床表现与重症肝炎相象。常并发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而死亡。
(2)肝内胆汁淤积:黄疸程度重,肝脏明显肿大,腹痛,发热,胆红素和AKP明显增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异常。
(3)Zieve综合征:本病的三大特点为黄疸、高脂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可视为酒精性肝炎的一种亚型,停饮酒后,症状可消失。
(4)乙醇性低糖症:进食量少的病人,在大量饮酒后,可出现血糖过低现象,伴有心悸出汗,神志丧失和其他神经系统表现。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有良好效果。
#3酒精性肝病预防和治疗?
如上述两个病例,减少饮酒次数和量,万一有饮酒后不适,及时就诊,不要忽略反复肝脏损害的后果---反复肝脏炎症会引起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
其实所有酒精性肝病病人均须永久戒酒;给予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恢复。有肝昏迷征兆者,应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应静脉补充热量(以葡萄糖为主),多种维生素A、B族、C、D、K,补充叶酸和钾盐。最近根据本病的免疫机制理论,认为大剂量激素可降低酒精性肝炎,特别是降低肝性脑病者的死亡率,但对病程无影响。对重型酒精性肝炎病人,适当补充含支链氨基酸的复方氨基酸制剂,以改善全身状况,纠正负氮平衡。
#4参考文献
[1]全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全国酒精性肝病的多中心调查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7(4):~.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14(3):~.
[3]MosakuK.Depression,anxietyandqualityoflifeamongdiabeticpatient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