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质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免疫介导性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4993.html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所致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MH)是特殊类型的药物性肝损伤,其危险因素包括联合使用不同种类ICI、合并疾病和发热等。多数IMH患者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清肝酶水平异常。停止或推迟使用ICI以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对IMH患者至关重要,免疫抑制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加用他克莫司、吗替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是针对相应的免疫检查点研发的单抗类药物,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抑制性通路上多种受体或配体,重新刺激和活化T淋巴细胞功能,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1]。已上市的ICI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抑制剂[代表药物为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和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receptor1,PD-1)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代表药物为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阿维鲁单抗(avelumab)、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截至年3月,国内自主研发并上市的ICI有4种,即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和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均为PD-1抑制剂。随着ICI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s,irAE)逐渐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z/10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