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00013u0001岁u0001

您是否曾想过,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面临癌症的威胁?儿童白血病作为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正威胁着越来越多家庭的幸福。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皮肤异常出血点、面色苍白、反复感染或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近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了一名3岁的小患者小明(化名)。小明父母回忆,孩子最初只是表现为反复发热,医院诊断为普通感冒,但用药后症状并未缓解。

一个月内,小明面色越来越苍白,身上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淤青,走路时偶尔喊腿疼。带孩子到北京就诊后,经过骨髓穿刺等一系列检查,小明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如同沉默的杀手,其发病初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据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儿童恶性肿瘤病例约4.5万例,其中白血病约占40%,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5岁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发年龄段。

五大警示症状,家长必须警惕

第一,持续不明原因发热。与普通感冒不同,白血病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时间长,体温多在38℃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挤压正常血细胞生成,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发热不退需立即就医检查,特别是当常规退烧药无效时。

第二,皮肤黏膜出现异常出血点。白血病患儿常在皮肤、口腔黏膜等处出现紫癜、瘀斑或自发性出血,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

当孩子鼻子经常无缘无故流血,刷牙时牙龈出血,或者皮肤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红点、青紫斑时,家长应高度警惕。

第三,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白血病患儿常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嘴唇发白,活动后容易疲劳、心慌气短。

贫血症状逐渐加重是危险信号,尤其当孩子平时活泼好动,突然变得不爱活动,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时。

第四,反复感染。白血病会导致正常白细胞功能受损,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染,如肺炎、口腔溃疡、皮肤感染等,且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近期研究表明,超过6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3个月内至少经历过两次以上的感染事件。

第五,骨关节疼痛。骨痛是白血病常被忽视的表现,表现为四肢疼痛、活动受限,常被误认为是"生长痛"。

但与生长痛不同,白血病引起的骨痛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且常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当孩子频繁喊腿疼、不愿走路,甚至出现夜间痛醒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医院儿科肿瘤专家李教授指出,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但当多种症状同时存在且持续不缓解时,应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性。

早期诊断提高治愈几率,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85%以上,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白血病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

儿童白血病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年初《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约15%的儿童白血病患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是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的。

环境因素方面,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类化合物)、病毒感染等都被证实与儿童白血病风险增加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内一项涉及余名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父母孕前及孕期接触农药、装修材料等化学物质,与儿童白血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精准治疗为患儿带来新希望。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儿童白血病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

中国医院于年底引入CAR-T细胞治疗,为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儿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完全缓解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医院正在开展靶向药物临床试验,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家长如何做好预防与早期发现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均衡营养饮食,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有助增强孩子免疫力。确保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辐射源。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是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即使孩子看似健康,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血常规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孩子,可考虑更频繁的检查。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变化。家长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l/14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