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必考试题执业护士初级中级护师2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执业护士

1、题干:患儿,男,10个月,3天前突然双眼上翻,面肌和四肢抽动急诊入院,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该患儿出院时,护士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最重要的内容是

A、指导母乳喂养B、提倡进行站立锻炼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E、处理惊厥和喉痉挛的方法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该患儿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因此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手抽搦症症复发及治疗何使病最为重要。教会家长惊厥、喉痉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如使患儿平卧,松开衣领,颈部伸直,头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E对)。

2、题干:某4个月患儿,人工喂养。近日反复出现发作性吸气困难,伴有吸气时喉鸣音,急诊入院。查血钙1.7mmol/L,其余正常。首先考虑该患儿出现了

A、中毒性肺炎B、喉痉挛C、气管异物D、惊厥E、支气管哮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患儿血钙1.7mmol/L,低于1.75~1.88mmo]/L,导致喉痉挛(B对)。

3、题干:关于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使用维生素治疗B、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C、合并发热、感染、饥饿时D、pH降低时E、春季开始,接触日光增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有:①春季开始,接触日光增多,或开始使用维生素D治疗时,骨脱钙减少,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而骨骼已加速钙化,大量钙沉着于骨而致血钙暂时下降;(A、E对)②人工喂养儿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导致高血磷、低血钙症状。(B对)③当合并发热、感染、饥饿时,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增加,抑制25-(OH)D转化为1,25-(OH)D2,致离子钙下降,可出现低钙抽搐;(C对)④血清钙离子水平还受pH值的影响,pH值增高离子钙降低,故合并酸中毒经纠酸治疗后,血pH上升,患儿出现低血钙抽搐。(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4、题干:下列哪一项是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主要死亡原因

A、心力衰竭B、喉痉挛C、呼吸衰竭D、手足搐搦E、无热惊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喉痉挛: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表现为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严重者可突然发生窒息而死亡。而惊厥以及手足抽搦都不能造成婴儿死亡,故喉痉挛是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主要死亡原因。(B对)

5、题干:患儿,女,12个月,秋季南方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日晒太阳后突然出现全身抽搐5~6次,每次1分钟左右,抽搐间期活泼如常,体温37.5℃,应首先考虑该患儿为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B、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C、低血糖D、热惊厥E、癫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发作。其中手足抽搐多见于较大的婴儿、幼儿。表现为突然发生手足肌肉痉挛成弓状,双手腕屈曲,手指僵直,拇指内收贴紧掌心,踝关节僵直,足趾弯曲向下,发作停止后活动自如。根据上述,再结合题意,应首先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搦症。(B对)

6、题干:下列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喉痉挛者需立即将舌头拉出门外B、己出牙的小儿,在上下门齿间放置牙垫C、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D、快速推注钙剂E、患儿头偏向一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控制惊厥、喉痉挛:静脉注射钙剂时需缓慢推注(10分钟以上)或滴注,以免因血钙骤升,发生呕吐甚至心脏停搏;避免药液外渗,以免造成局部坏死。(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患儿,10个月,人工喂养。查体:体温37℃,除见方颅、枕秃外,血钙稍低。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7、题干:该患儿佝偻病发病机制中与手足搐搦症相同的是

A、维生素D严重缺乏B、钙磷乘积上升C、甲状旁腺功能衰竭D、甲状旁腺反应迟钝E、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共同的机制是维生素D严重缺乏、钙磷乘积下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不同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在维生素D缺乏时,机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因尚不清楚。

患儿,10个月,人工喂养。查体:体温37℃,除见方颅、枕秃外,血钙稍低。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缺乏性佝偻病。

8、题干:该患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是

A、IUB、IUC、IUD、IUE、0IU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患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是每日~IU(D对)。

患儿,7个月。因惊厥持续5分钟来院就诊。患儿一直以羊奶喂养,未加辅食,2周来易哭闹,睡眠不稳,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6℃,面肌颤动,口周发绀,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前囟平软,2cm×2cm,枕部有乒乓球感。

9、题干: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服用解痉药物B、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声刺激C、补充钙剂D、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E、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给予钙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为:加压吸氧,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

患儿,4个月,睡眠时常烦躁哭闹,难以入睡,诊断为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万IU肌注后突然发生全身抽搐3次,每次约20~60秒,发作停止时精神如常,体重6kg,体温37.9℃,有枕秃及颅骨软化,血清钙1.68mmol/L。

10、题干:该患儿现在抽搐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维生素DB、血清钙减少C、热性惊厥D、癫痫发作E、碱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血清钙离子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维生素D缺乏的早期,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而甲状旁腺分泌不足,不能促进骨钙动员和增加尿磷排泄,致血钙进一步下降。血钙的正常值2.1~2.6mmol/L,当血钙低于1.75~1.88mmolL或血清钙离子浓度在lmmol/L时,即可出现上述症状(B对)。

11、题干:1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素D

A、IUB、IUC、IUD、IUE、IU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Vit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建议口服VitD治疗,剂量为IU/d(20ug/d)连服3~4个月或0~0IU/d(50~ug/d)连服1个月,之后改为IU/d(10ug/d)。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性肌注VitD15万~30万IU(3.75~7.5mg)。若治疗后上述指征改善,1~3个月后口服VitDIU/d(10ug/d)维持。大剂量治疗中应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C对)。

12、题干:患儿10个月,患佝偻病,因中度等渗性脱水入院,在治疗期间,输液后脱水纠正,但出现面肌抽动,首先考虑

A、低血糖症B、低钙血症C、低钾血症D、低镁血症E、低钠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该患儿因患佝偻病,血钙稍低,在输液纠正脱水时未及时补充钙,出现了面肌抽动这一低钙血症的现象(B对),应及时补充钙剂。

13、题干:佝偻病患儿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应补充

A、铁B、钾C、镁D、钙E、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钙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过程中,受到维生素D的控制,维生素D缺乏会明显限制钙的吸收、利用,所以佝偻病患者在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还应补充钙(D对)。

14、题干:预防佝偻病一般服用维生素D至

A、3个月B、1岁C、2岁D、3岁E、4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因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且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故小儿预防佝偻病一般服用维生素D至少至2岁(C对)。

15、题干:第九节 患儿,男,3个月。因多汗、烦躁易惊、睡眠不安半月余,诊断为佝偻病初期,护士指导患儿正确的日光照射方法是

A、每天在室内关窗晒太阳1小时B、每天在室内关窗晒太阳2小时C、每日保证30分钟户外活动D、每天要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E、每天要保证8小时户外活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户外活动: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生后2~3周后即可带婴儿户外活动,冬季也要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D对);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尽量多暴露皮肤。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让紫外线能够透过(AB错)。

16、题干:患儿男,4个月。近1个月来烦躁,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易惊醒,汗多。吃奶少,大便稀,每天2~3次。生后一直牛奶喂养。引起其睡眠不安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良B、缺少母乳喂养C、父母日常护理不当D、缺乏维生素DE、慢性腹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患儿烦躁,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易惊醒,汗多,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D对ABCE错)。

17、题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

A、12岁以下的患儿B、5岁以下的患儿C、3岁以下的幼儿D、2岁以下的婴幼儿E、1岁以内的婴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D对)。

18、题干:关于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食物中的麦角固醇B、动物性食物中的胆钙化醇C、母乳中的维生素D、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E、维生素D制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于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D对)。

19、题干:下列哪一项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

A、日光照射不足B、维生素D摄入不足C、生长速度快D、免疫力低下E、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主要有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过快、疾病与药物的影响(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0、题干:患儿,女,3个月,最近经常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有枕秃。应考虑为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C对)。

初级护师

1、题干:真题-S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细菌B、真菌C、病毒D、支原体E、衣原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在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引起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C对),占90%以上;其他各种病毒及细菌亦可引发疾病发生(ABDE错)。

2、题干:按病理分类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是

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间质性肺炎D、干酪性肺炎E、原虫性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肺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2岁以内儿童多发(B对);大叶性肺炎是由是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炎,先在肺泡发生炎症,扩散到其他肺泡直至整个肺叶,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A错);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因病变仅累及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较轻(C错);干酪性肺炎又成为浸润型肺结核,以干酪性病变为主(D错);原虫性肺炎也没有儿童多发的特性(E错)。

3、题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A、鼻病毒B、腺病毒C、流感病毒D、柯萨奇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柯萨奇A组病毒,易感人群是婴幼儿,不仅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还会出皮疹,伴有疱疹性咽峡炎,局部淋巴结肿大(D对);鼻病毒是人患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A错);腺病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错);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C错);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疱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E错)。

4、题干:患儿,女,2岁。1天前,出现发热、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护士考虑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喘憋性肺炎B、支气管哮喘C、急性感染性喉炎D、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E、腺病毒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临床特征为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该患儿的表现符合急性感染性喉炎(C对);喘憋性肺炎以喘憋并阵发性加重为重要特点,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A错);支气管哮喘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B错);肺炎合并心衰时有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心音改变、肝区增大等表现,与该患儿表现不符(DE错)。

5、题干: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因素是呼吸道黏膜缺少

A、SIgAB、IgMC、IgGD、IgEE、Ig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分泌型IgA(SIgA)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的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在黏膜局部抗感染中发挥作用,是机体抗感染的“边防军”,具有免疫排除功能,出生后6个月才开始合成,因此半岁前的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A对BCDE错)。

6、题干: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并发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

A、咽鼓管细、长、平B、咽鼓管短、宽、直C、IgG含量不足D、补体含量不足E、局部黏膜屏障薄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婴幼儿咽部狭窄且垂直,咽鼓管相对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侵及中耳而引起中耳炎(B对ACDE错)。

7、题干:患儿,8岁。4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最高达39℃,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体检:肺部呼吸音增粗。胸部X线:大片密度增高影;血清冷凝集试验呈阳性。引起该患儿肺部病变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肺炎链球菌B、肺炎支原体C、流感嗜血杆菌D、呼吸道合胞病毒E、金黄色葡萄球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常有发热;肺部X线分为4种改变:①肺门阴影增多②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影;病原学检查:血清冷凝集试验在50%~70%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可呈阳性,由题干可知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B对ACDE错)。

8、题干:急性喉炎出现下列哪项症状时,应及时输入足量的广谱抗生素

A、发热B、声音嘶哑C、呼吸困难D、喉鸣E、犬吠样咳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喉炎在控制感染时需要输入抗生素,常用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当出现气急、呼吸困难时,及时输入足量的广谱抗生素,其他选项为急性喉炎的一般临床表现(C对ABDE错)。

9、题干:患儿,男,6个月。支气管肺炎,半天来突然烦躁不安,口唇发绀,有鼻翼翕动及三凹征。体检:呼吸72次/分,心率次/分,心音低钝,两肺大量细湿啰音,肝肋下3.5cm,护士判断该患儿最可能并发

A、脓胸B、肺不张C、脓气胸D、肺大泡E、急性心力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加快(>6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等。该患者有呼吸困难,呼吸72次/分>60次/分,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心率增快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3.5cm>3cm,肝脏迅速增大的症状符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表现。(E对ABCD错)

10、题干:患儿,男,2岁。被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双眼圆睁,头面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减弱,心音低钝。此患儿喉梗阻的程度为

A、Ⅰ度B、Ⅱ度C、Ⅲ度D、Ⅳ度E、V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分为四度,Ⅰ度喉梗阻: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Ⅱ度喉梗阻:安静时有喉鸣和呼吸困难。Ⅲ度喉梗阻: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出汗,呼吸音明显减弱,心音低钝,心率快。Ⅳ度喉梗阻:渐显衰竭,昏睡状态,面色苍白发灰,三凹征可不明显。该患儿的表现符合Ⅲ度(C对ABDE错)。

11、题干: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该患儿出现气促乏力等呼吸困难,同时有蹲踞现象(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使右向左分流减少,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并有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为法洛四联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其他选项的临床表现不符合(C对ABDE错)。

12、题干:患儿男,8个月。室间隔缺损,因咳喘3日收治,半小时前患儿突发面色灰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次/分,呼吸60次/分,肝脏肋下可触及。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呼吸衰竭B、急性心力衰竭C、肺水肿D、病毒性心肌炎E、急性重型肝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该患儿患有室间隔缺损,且本次因咳喘入院,判断有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出现面色灰白、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等(B对);急性呼吸衰竭会有呼吸困难、发绀缺氧、精神神经症状等(A错);肺水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绀、严重呼吸困难、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C错);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D错);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症状有黄疸迅速加深、少数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肝性脑病的症状(E错)。

13、题干: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并发

A、脑脓肿B、肺炎C、体格发育障碍D、脑血栓形成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依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右向左分流型及无分流型三类。其中左向右分流型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该类先心病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当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青紫,当分流量较大或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部淤血严重,因此常并发肺炎(B对ACDE错)。

14、题干: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应立即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B、侧卧位C、半坐位D、膝胸卧位E、头低脚高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四种畸形组成,分别为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临床表现为青紫、杵状指、蹲踞现象、缺氧发作等。缺氧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加重、重者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缺氧发作时,应立即采取的体位是膝胸卧位(D对ABCE错)。

15、题干:患儿,男,3个月。出生后3个月开始哭闹时有青紫,后逐渐加重,有昏厥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肺动脉狭窄E、动脉导管未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包括青紫、杵状指(趾)、蹲踞现象、缺氧发作等。分析题干,患儿出生后3个月开始哭闹时有青紫、后逐渐加重、有昏厥史,符合法洛四联症中青紫、缺氧发作的表现,因此最可能的诊断为法洛四联症(C对);房间隔缺损当缺损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但缺损大者可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喂养困难,当哭闹、肺炎及心力衰竭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查体可见生长落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A错);室间隔缺损患儿表现为乏力、气短、多汗、生长发育缓慢、易患肺部感染、婴幼儿常出现心力衰竭、喂养困难,查体可见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B错);肺动脉狭窄表现为日常活动引起的呼吸困难、心悸、乏力、胸闷、胸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D错);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乏力、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等,查体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械样杂音(E错)。

16、题干:真题-Z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是

A、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30mmHgB、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0mmHgC、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15mmHgD、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30mmHgE、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20mmHg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症,小儿高血压应无明显自觉症状,易被忽略,因此临床常把测量血压作为定期体检项目之一。儿童高血压的评定以收缩压高于正常同龄小儿标准血压20mmHg(2.67kPa)为高血压,以低于正常标准血压20mmHg(2.67kPa)为低血压(B对ACDE错)。

17、题干:真题-S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是

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肺动脉狭窄D、大血管错位E、法洛四联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先天性心脏病分为3类:潜伏青紫型、青紫型、无青紫型;青紫型是指因心脏结构异常,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达到氧合,直接进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又称右向左分流型,常见法洛四联症,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E对);潜伏青紫型是指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具有异常通路,平时不出现青紫,当剧烈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性青紫,又称左向右分流型,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无青紫型是指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通常无青紫,常见于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ABCD错)。

18、题干: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

A、防止便秘B、防止休克C、防止血栓栓塞D、防止心力衰竭E、防止肾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临床表现是青紫、杵状指、蹲踞现象、缺氧发作等,法洛四联症患儿本身血液黏稠度高,发热、出汗、吐泄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因此要保证其充足的液体供应,必要时可静脉输液,防止血栓栓塞(C对ABDE错)。

19、题干:真题-Z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是

A、房间隔缺损B、法洛四联症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组,因心脏结构的异常,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达到氧合,直接进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常见法洛四联症(B对);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具有异常通路,平时不出现青紫,当剧烈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可出现暂时性青紫,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ACD错);右位心只是心脏位置异常,并不存在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E错)。

20、题干:真题-S婴儿生后持续青紫,最可能患有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狭窄D、法洛四联症E、动脉导管未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出生后持续青紫,应考虑法洛四联症(D对);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活动后心悸,气短,疲劳(A错);室间隔缺损缺损口径较小,分流量较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B错);肺动脉狭窄指右心室与肺动脉间的通道,因先天性畸形产生的狭窄,而室间隔完整,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活动后有心悸、气促、胸痛或晕厥,严重可有紫绀和右心衰竭(C错);动脉导管未闭是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而持续开放的病理状态,临床主要表现是心脏杂音(E错)。

主管护师

1、题干:白血病的血象特点,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减少B、血红蛋白降低C、网织红细胞升高D、白细胞增高E、血小板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白血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减少,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大多降低(C错,本题选C);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减低或增高,增高者占50%以上,可见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

2、题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后,护理人员为观察疗效,最早观察的指标是

A、红细胞B、血红蛋白C、网织红细胞D、血清铁浓度E、血清铁蛋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效判断:用药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1~2周后Hb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一般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8周以增加铁储存。(C对)

3、题干:下列出血性疾病中,属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是

A、过敏性紫癜B、维生素C缺乏症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新生儿出血症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出血性疾病分类: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属于血管壁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属于血小板异常;新生儿出血症属于凝血异常。(D对)

4、题干:关于骨髓外造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严重感染之后B、多发生于青春期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E、病因去除后,恢复正常骨髓造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骨髓外造血:婴幼儿时期,当发生各种感染或贫血、骨髓受异常细胞侵犯时,肝、脾和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出现幼稚细胞。这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当病因祛除后又恢复正常。(B错,本题选B)

5、题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起病的症状大多是

A、鼻、牙龈出血B、颅内出血C、呕血、便血D、血尿E、皮肤黏膜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为特征。(E对)

6、题干:白血病患儿化疗缓解后,护理人员给予的指导措施合理的是

A、像正常孩子学习B、坚持间歇化疗C、继续住院治疗D、出院后卧床休息E、门诊定期随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化疗应采取联合、足量、间歇、交替、长期的方针,并按诱导缓解、巩固强化、预防髓外白血病、维持及加强治疗等阶段进行,总疗程需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方可停止治疗,并继续追踪观察数年。所以化疗缓解后还要坚持间歇化疗。(B对)

7、题干: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铅中毒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慢性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多见,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D对)

8、题干:婴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

A、2~3周B、2~3个月C、4~6个月D、7~9个月E、10~12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小儿在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X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B对,ACDE错)

9、题干:我国小儿血液病学会暂定6个月以下婴儿贫血标准中,1~4个月婴儿的贫血标准是血红蛋白低于

A、90g/LB、g/LC、g/LD、gLE、g/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1~4个月的婴儿Hb90g/L;4~6个月的婴儿Hbg/L;6个月~6岁儿Hbg/L;6~14岁儿童Hbg/L为诊断儿童贫血的标准。(A对,BCDE错)

10、题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B.血小板数量减少C.血小板功能降低D.凝血因子缺乏E.抗凝物质增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因自身免疫过程缺陷或外来抗原的作用,机体产生血小板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破坏,血小板寿命缩短,引起血小板减少。(B对)

11、题干: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水肿B、大量蛋白尿C、电解质紊乱D、低蛋白血症E、高胆固醇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B对)

12、题干: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途径多为

A、血行感染B、上行感染C、下行感染D、直接蔓延E、淋巴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泌尿道感染为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但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早期,男孩发病率却高于女孩。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B对)

13、题干:使肾病综合征病情加重的最常见诱因是

A、感染B、焦虑C、活动增多D、暴饮暴食E、蛋白质摄入不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A对)

14、题干: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进行饮食管理,出现哪种情况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A、少尿、水肿B、出现氮质血症C、出现贫血D、血尿E、尿检中有颗粒或红细胞管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严重水肿、尿少时应限制水的摄入。(A对)

15、题干:急性肾炎患者在病程早期突然发生惊厥,可能性最大的是

A、高热惊厥B、低钙惊厥C、低钠综合征D、高血压脑病E、低血糖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由于血压骤升,使脑组织血液灌注急剧增多而致脑水肿,临床上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突然出现昏迷、惊厥。(D对,ABCE错)

16、题干:幼儿每日排尿量为

A.~mlB.~mlC.~mlD.~1mlE.1~0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ml,幼儿~ml(B对),学龄前小儿为~ml,学龄期小儿~1ml。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17、题干:学龄儿童每日排尿量为

A.~mlB.~mlC.~mlD.~1mlE.1~0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ml,幼儿~ml,学龄前小儿为~ml,学龄期小儿~1ml(D对)。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患儿,男,5岁。因全身水肿,以"肾病综合征"入院。体检:面部、腹壁及双下肢水肿明显,阴囊水肿明显,囊壁变薄透亮。化验检查,尿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浆蛋白降低。

18、题干:该患儿当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焦虑B、排尿异常C、体液过多D、有继发感染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可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患儿全身水肿明显,故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体液过多。ABDE题干中未提及,也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C对)

患儿,男,5岁。因全身水肿,以"肾病综合征"入院。体检:面部、腹壁及双下肢水肿明显,阴囊水肿明显,囊壁变薄透亮。化验检查,尿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浆蛋白降低。

19、题干:目前给予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卧床休息B、无盐饮食C、高蛋白饮食D、高脂肪饮食E、肌内注射给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该患儿水肿明显应卧床休息(A对)。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制钠的摄入,但不应给予无盐饮食,过分限制易造成低钠血症及食欲下降。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因水肿严重,药物不易吸收,且可从注射部位外渗,导致局部潮湿、糜烂、感染。

20、题干: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当出现严重循环充血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强心药B、降压药C、利尿药D、抗感染药E、扩张血管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严格限制水、钠入量,迅速利尿。首选利尿药(本题选C)

温馨提示: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金锐医学护考培训中心

金锐医学护考培训是您考试的良师益友

年全国卫生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现已出版,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d/8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