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春园路院区儿科病房春节迎来一个“特殊”的宝宝。农历正月初五晚上,儿科收治一名从外院转过来的患有RH溶血病的危重新生儿。
宝宝的妈妈是RH阴性血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熊猫血。宝宝是二孩,出生后很快就出现了黄疸,并且进行性加重,血色素在不到10小时内从g/L降至g/L。当地医生立即联系市妇幼保健院,希望通过该院新生儿转运系统抢救宝宝。该院儿科在第一时间安排了救护车转运,同时通过血站联系RH阴性血源。深夜11点,患儿到达市妇幼保健院。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确诊患儿患RH溶血病。做好准备的医护人员立即对他实施换血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次日凌晨4点完成换血,共换血毫升。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RH溶血病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一种,发生于RH阴性血型的母亲生产的患儿。RH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破坏快,黄疸上升快,如果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高,即使存活,遗留胆红素脑病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几率高。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护人员提醒家长,RH阴性血型的女性不要轻易流产,孕二胎以上的孕妇,要定期产检,出生后的患儿要严密观察患儿的黄疸及贫血情况,一旦发现溶血要及时处理。(李燕妮)